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

睿哲吃瓜酱 2025-10-23 05:39:30

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了两千双鞋,付完定金后要求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结果义乌商家直接发了两千只右脚鞋,结清尾款才给左脚鞋,这招乍看像是段子,实则是专门对付印度人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印度商人在义乌订两千双鞋的事儿,最近在商贸圈传得挺火。按常理说,下单付定金、货到付尾款是常见流程,可放到跨境贸易里,这流程背后藏着不少坑 —— 尤其是对义乌商家来说,印度客商的 “货到印度再结尾款”,往往不是信任,而是大概率会踩的雷。

 

义乌做外贸的商家早就摸清了门道:有些印度客商借着跨境物流周期长、维权成本高的漏洞,等货物到了印度港口,要么找各种理由压价,要么干脆拖着尾款不付。商家要是不同意,货物在国外滞留产生的滞港费、仓储费,最后都得自己扛,赔本赚吆喝的事儿,谁也不想干。

 

这次这位义乌商家的操作,乍听像段子,细想全是经验:不吵不闹,直接发两千只右脚鞋。货是发了,可没左脚鞋根本没法卖,印度商人拿着一堆 “半边鞋”,想压价没底气,想赖账更没辙,毕竟想要鞋子能用,就必须乖乖结清尾款,这招既没违反合同,又精准戳中了对方的软肋。

 

别觉得义乌商家这招 “刁钻”,要是了解过他们踩过的坑,就知道这根本是被逼出来的自保。之前有个做小五金的义乌老板,给印度客户发了一批工具,客户收到货后说 “质量不达标”,要求降价 30% 才肯付尾款。老板没办法,一来一回跨国沟通耗了三个月,最后还是少赚了好几万,才把尾款要回来。

 

还有更离谱的:有印度客商订了一批圣诞装饰品,约定货到港付尾款,结果货物到了印度后,对方直接失联了。商家想把货拉回来,光运费和关税就得再花一大笔,最后只能低价转给当地的华人贸易商,亏了近十万。这些吃过亏的商家,慢慢摸索出各种 “反套路” 技巧,发 “单边鞋” 只是其中一种。

 

而且义乌商家也不是随便用这招,前提是对方先打破了行业默认的规则。正常跨境贸易里,要么是定金 + 见提单付尾款,要么是通过信用证付款,都是为了保障双方利益。可 “货到印度再结尾款”,相当于把所有风险都压在商家身上,这种情况下,商家用 “右脚鞋” 来争取主动权,本质上是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有人说这事儿太 “江湖气”,不够 “正规”,可在跨境贸易的复杂环境里,这种 “清醒” 恰恰是义乌商家能立足的关键。义乌作为全球小商品集散中心,每年要和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做贸易,打交道的客户多了,自然练就了一双 “火眼金睛”,知道哪些客户值得信任,哪些客户需要多留个心眼。

 

但这并不意味着义乌商家只懂 “防人”,他们更懂 “共赢”。对于长期合作、信誉好的客户,别说 “货到付尾款”,就算是先发货后付款,他们也愿意。之前有个印度老客户,和义乌商家合作了五年,从来没拖欠过尾款,后来客户遇到资金周转问题,商家主动延长了付款期限,还帮着找便宜的物流渠道,最后双方的合作反而更稳固了。

 

这次 “两千只右脚鞋” 的事儿,其实也给所有跨境贸易从业者提了个醒:合作的基础是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不能只想着自己方便,把风险全推给对方。义乌商家用一种看似 “幽默” 的方式,守住了自己的底线,也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小商人的智慧 —— 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

 

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事儿会不会影响义乌的外贸形象?其实恰恰相反,真正的外贸合作,从来不是靠 “迁就” 换来的,而是靠明确的规则和对等的尊重。义乌商家的做法,不是在破坏规则,而是在倒逼对方遵守规则 —— 你愿意按合理的方式合作,我们就拿出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你想耍小聪明钻空子,那我也有办法保护自己的利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义乌商家,在和国外客户合作时,会提前把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写进合同里,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的权益。但像 “发右脚鞋” 这种灵活的应对方式,依然有它的价值,因为它能快速让对方明白:想在义乌做生意,就得按规矩来,别想着耍滑头。

 

说到底,这事儿之所以能火,不只是因为操作够 “绝”,更因为它戳中了很多人对 “公平交易” 的期待。无论是国内生意还是跨境贸易,只有双方都守住底线、遵守规则,才能长久合作。而义乌商家用两千只右脚鞋证明:我们欢迎全世界的客户来合作,但想占便宜、玩套路,那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0 阅读:78
睿哲吃瓜酱

睿哲吃瓜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