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伦宣布:团队将于月底总辞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今天(22日)在中常会上表示,“

未央秘史 2025-10-23 09:45:12

朱立伦宣布:团队将于月底总辞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今天(22日)在中常会上表示,“谢谢大家这4年来对国民党不离不弃,包括主席、副主席、秘书长、一级主管,所有的同志,在这个月底一律总辞,11月1日交接。为了建立惯例,各县市党部主委也一律总辞;所有随主席同进退的党工同仁一律总辞,要尊重新任主席的任命权。” 要知道国民党这十几年的党主席位置堪比“烫手山芋”,坐稳的没几个,马英九2014年因“九合一”选举大败直接辞职,没等任期做完;洪秀柱2016年接棒后,因为大选失利也没能撑满四年,最后只能“裸退”,连个副手职位都没接受;江启臣2020年当选,两年不到就连任失败下台,成了党内任期最短的主席之一。 这些人要么中途辞职,要么被迫下台,连完整的四年任期都熬不过,自然没人有心思去琢磨“交接惯例”这种事,往往是旧主席一走,留下一堆没理清的人事烂摊子,新主席上来先忙着清理旧人,内耗半天才能开展工作。 这次总辞的规模也透着股“动真格”的意思,不是走个过场,按照台媒披露的数字,这次辞职的包括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等中央一级主管,连22个县市的党部主委都算在内,加起来一共211人,其中专职干部就有22位。 这放在以前根本不可想象,要知道2020年江启臣当主席时,调整县市主委还是“留任居多、少数更换”,15个县市主委没动,只换了5个新人,而且还是“派任”和“选任”混杂,地方势力和中央拉扯半天才能定下来。 更早之前朱立伦2015年第一次当主席时,搞县市主委换血也只敢说“幅度不小”,还得反复征询地方意见,怕得罪人引发反弹。 这次直接“一刀切”全辞,连“随主席同进退的党工”都没放过,说白了就是彻底给新任主席郑丽文腾地方,不让旧团队成为新领导的“绊脚石”。 朱立伦嘴里的“建立惯例”,本质上是在给国民党补“规矩课”,过去这党里的人事交接向来混乱,2016年朱立伦自己败选请辞后,副主席郝龙斌跟着辞职,理由是“我们是朱主席任命的”,可基层党工和地方主委却没人管,最后还是洪秀柱上台后慢慢清理。 这种“半吊子交接”导致新主席往往要花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理顺人事,等把自己人安插到位,早就错过了施政的最佳时机。 朱立伦这次把从中央到地方的关键岗位全空出来,等于直接告诉郑丽文“想怎么建团队随你”,这种放权力度在国民党历史上确实少见。 毕竟郑丽文当选得票率刚过50%,只有65122票,比第二名郝龙斌只多一万八千多票,投票率也才39.46%,根基不算稳固,要是旧团队还占着位置,她这个新主席大概率会被架空。 这波操作里也藏着朱立伦的“小心思”,既卖了人情,又赚了名声,他2016年第一次辞党主席时,是因为大选惨败被逼的,场面相当狼狈,连说三声“对不起大家”;这次主动在任期结束时带着团队总辞,还特意强调“尊重新任主席的任命权”,对比之下简直是“体面范本”。 而且他任期内确实有拿得出手的成绩,2022年辅选15名县市首长当选,2024年让国民党保住了立法院最大党团的位置,连民进党发起的“大恶罢”都扛住了,一席没丢。 带着这些成绩“功成身退”,再用“建立惯例”给自己的任期画句号,等于在党史上留下了“规范交接第一人”的标签,比单纯灰溜溜下台强太多。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总辞还暗合了国民党急需的“年轻化改革”需求,过去国民党的县市主委多是退休党工或老牌政客,朱立伦2015年就想推动“年轻化、公职化”,结果因为阻力太大没能彻底推行。 现在这些老主委全辞了,郑丽文正好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换血——她竞选时就喊着要让国民党“从羊群变狮群”,肯定想把自己人安插在关键岗位,尤其是地方党务系统。 这些被换掉的旧人里,不少是跟了前任主席多年的“老人”,思想僵化,早就不适应现在的选战节奏,趁机清退反而能给国民党注入新鲜血液,从这个角度看,朱立伦等于帮郑丽文做了件“得罪人却必要”的事。 要是往前倒腾几年,没人能想到朱立伦会成为“立规矩”的人,2015年他搞“换柱风波”,临时替代洪秀柱参选,最后惨败辞职,当时党内骂他“临阵换将”“不负责任”;2021年再次当选时,得票率才45.78%,是首位没过半当选的主席,不少人觉得他撑不了多久。 可他偏偏熬满了四年,还在临走前搞了这么一场“教科书级”的交接,不得不说,在国民党这个向来缺乏“规则意识”的政党里,这波操作确实算“进步”。 说到底,这211人的总辞名单,既是朱立伦给自己任期的“收尾答卷”,也是给郑丽文的“见面礼”。 对国民党来说,要是能借着这次交接把“任期制”“交接制”真的变成惯例,以后就不用再为“换主席必闹人事地震”发愁,也能少点内耗多干点正事。 毕竟过去这些年,国民党输的往往不是对手太强,而是自己内斗太狠,朱立伦这波“立规矩”,说不定真能给这个老党留个有用的“遗产”。

0 阅读:0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