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裸捐给国家2000亿,96岁去世时享受国葬规格,儿子却开出租谋生,这位被誉为“爱国者”的金融巨子,为何将子女的后路彻底堵死,却将毕生心血分文不取献给祖国?他的大爱将颠覆你对财富与父爱的所有想象。 1949年的香港中环,一家新银行开业当天就升起了五星红旗,在当时的环境里,这举动需要的勇气难以想象。 创办这家银行的人叫庄世平,启动资金是借来的一万美元,手下只有十八个员工。 没人能想到,几十年后这家银行会成长为行业巨头,更没人能想到,它的主人会把所有资产都捐给国家。 庄世平出生在广东普宁的侨商家庭,年轻时在北平念经济,那会儿就埋下了爱国的根。 抗战爆发后,他跑到东南亚,一边当老师一边为国内筹钱筹物资。 他动员华侨司机去滇缅公路运送物资,组织捐款支援抗战队伍,还借着做生意的幌子保护爱国人士。 那些年在东南亚的奔波,没让他攒下多少私产,却攒下了满肚子的家国情怀和人脉信誉。 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对内地实行经济封锁,庄世平受委托在香港创办南洋商业银行,银行刚起步时艰难,他凭着自己的名声拉来客户,把侨胞的汇款做成主要业务,慢慢打开局面。 后来又在澳门开了南通银行,改革开放后第一时间在深圳设分行,还发行了内地第一张能在港澳用的信用卡。 他把银行做得越来越大,可自己却过得像个普通职员,不买房不买车,一直住在银行分配的宿舍里,面积还不到一百平米。 平时上班坐公交电车,衬衫洗得发白也舍不得换,一块手表戴了十几年,买菜都会为几毛钱计较。 他有六个孩子,全都被送回内地读书工作,长子庄荣叙早年在国内得过水肿病,后来到香港治疗,庄世平非但没心疼补偿,反而训斥说全国人都能过,没必要搞特殊。 孩子们长大后,他从不用自己的关系给他们找工作,长子开了几十年公交,退休后又开出租车补贴家用,最后住在廉租房里,其他子女也都过着普通日子,没人涉足政商界,更没人拿父亲的名气谋利。 庄世平这辈子攒下的财富早就够子孙几辈子衣食无忧,可他从来没动过给家里留钱的念头。 七十多岁时,他先把澳门的银行无偿交给国家,后来又把香港的银行也捐了出去,加起来价值千亿。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留点给孩子,他只说兴学育才才最有意义,像陈嘉庚先生那样留下学校,比留下钱强百倍。 他不光这么说,还真这么做,牵头组织华侨给国内教育医疗捐了三十多亿,拉着李嘉诚捐钱建汕头大学,直到晚年还在关心华侨医院的建设工程,九十多岁走路都困难了,还要到工地上去看看。 2007年,九十六岁的庄世平去世,他的葬礼是国葬规格,董建华、李嘉诚这些政商大佬都来送行,李嘉诚还亲自为他扶灵,无数香港市民自发赶来,出租车司机们都在车里贴了挽联。 遵照他的遗愿,灵柩被送到深圳和妻子合葬,他早就给自己在妻子墓边留好了位置,这位一辈子跟钱打交道的金融巨子,到最后没给自己留下一砖一瓦。 周总理曾经说,潮汕出了两个经济人才,一个是理论派的许涤新,另一个就是实践派的庄世平。 1997年香港回归,八十一岁的庄世平出席了交接仪式,他说终于能告慰早年一起升旗的伙伴,夙愿已了。 后来他获得香港最高荣誉的大紫荆勋章,这份荣誉对他来说,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现在总有人琢磨着怎么给孩子留更多家产,买学区房、存信托,生怕孩子受一点苦,可庄世平用一辈子证明,给孩子留钱不如留本事,留产业不如留品格。 他不是不爱孩子,是明白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父辈的光环只会消磨子女的斗志。 那些觉得他对子女苛刻的人,大概不懂真正的父爱从来不是铺路,而是教会孩子自己走路。 庄世平的一生从来没追求过个人享受,去世前几天还在参加活动、宴请客人,心里装的全是没完成的事。 他留下的千亿资产滋养了国家发展,而他培养的子女,用自食其力的生活证明了他教育理念的成功。
他裸捐给国家2000亿,96岁去世时享受国葬规格,儿子却开出租谋生,这位被誉为“
论史家
2025-10-23 15:34:2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