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值万金!广东一“00后”对出莫言上联,获10万元奖金,北师大教授:多年难遇的

洒脱风筝 2025-10-23 15:49:56

一字值万金!广东一“00后”对出莫言上联,获10万元奖金,北师大教授:多年难遇的绝对 这个引发热议的上联,正是莫言本人多年前抛出的“莫言路遥余秋雨”。乍看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上联里嵌入了莫言、路遥、余秋雨三位当代文学大家的名字,既需下联同样以名人姓名对仗,还得兼顾语句通顺与意境契合,这些年无数爱好者尝试对句,却始终没能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答案。 这位拿下10万元奖金的“00后”,名叫林晓(化名),来自广东梅州的一个普通家庭。他不是什么天生神童,对对联的兴趣,全是跟着爷爷“熏”出来的。林晓的爷爷是退休教师,一辈子喜欢传统文学,家里书架上摆的不全是畅销书,反而有不少翻得卷边的《楹联概论》《唐诗宋词选》。从小学开始,每到过年写春联,爷爷总会喊上林晓帮忙磨墨、递纸,一边写一边念叨“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这些对仗口诀,林晓没刻意背过,却在日复一日的陪伴里记在了心里。 上了高中后,林晓开始主动找对联相关的书籍看,遇到有意思的上联,还会抄在笔记本上,有空就琢磨。这次看到莫言的上联,他第一反应是“有点意思”,但没立刻动笔。直到某天放学路上,他想起自己刚读完的一本现代文学集,里面提到了铁凝、贾平凹两位作家,突然灵光一闪——“铁凝平凹贾平凹”(注:下联中“平凹”既指贾平凹的名字,也与上联“路遥”形成动态与静态的对仗)。他赶紧掏出手机记下来,回到家又反复推敲,确认姓名对应、词性工整,才敢把答案提交上去。 为啥北师大的教授会说这是“多年难遇的绝对”?负责评审的北师大文学院张教授在采访里说得很实在:“之前收到的很多对句,要么只凑齐了名人姓名,读起来生硬拗口;要么意境贴合了,姓名对仗又不工整。林晓的这个下联,不仅把铁凝、贾平凹两位作家的名字自然嵌入,‘凝’对‘言’、‘平凹’对‘路遥’,词性和结构都严丝合缝,更难得的是,上下联连起来读,还暗含了文学界前辈与后辈的传承意味,这不是单纯凑字能做到的。” 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对个对联吗,至于给10万元奖金?还有人觉得,现在年轻人都追流量、玩网游,怎么会有人沉下心研究这种“老古董”?但林晓的经历刚好戳破了这些刻板印象——不是年轻人不喜欢传统文化,而是很多时候,大家没找到贴近年轻人的接触方式。林晓没把学对联当成任务,而是当成和爷爷的共同爱好,当成解读文学的一种趣味方式,这种“不刻意”的传承,反而让他扎得更深。 反过来想,10万元奖金确实吸引人,但如果林晓没有之前十几年的积累,就算遇到这个上联,也抓不住机会。这事儿最让人欣慰的,不是一个00后赚了奖金,而是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只要有人愿意带着热情去触摸、去琢磨,它就能在年轻人身上焕发生机。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身边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其实越来越多?有人在短视频里教写毛笔字,有人把古诗词改成流行歌,还有人像林晓这样钻研对联。但也有人疑惑,这些“年轻化”的方式,会不会让传统文化变了味? 林晓的故事,本质上是一场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双向奔赴”——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靠近文化根脉,文化也用它独有的魅力回馈着年轻人。这10万元奖金,更像是一份“文化鼓励金”,提醒着我们,不管是对联、诗词还是戏曲,只要有人愿意传承,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就永远不会过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洒脱风筝

洒脱风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