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俄罗斯财政部宣布:除非欧盟率先没收俄罗斯在欧盟境内被冻结的资产,否则俄罗斯也不会没收欧洲在俄罗斯的资产 俄罗斯副财长阿列克谢・莫伊谢耶夫的表态掷地有声,“我们现在还没没收任何东西,只要他们不动手,我们也不会动”。 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实则拉开了一场规模超 2000 亿欧元的金融博弈大幕,每一个动作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这场对峙的源头要追溯到 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联合美国等西方国家冻结了俄罗斯央行大量资产,其中仅欧盟境内就有高达 2100 亿欧元的资产被锁定,大部分由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托管。 随着冲突持续,欧盟内部对这些资产的处理分歧逐渐显现,最终在近期达成共识,计划将其中 1630 亿美元转化为对乌克兰的援助资金。 更关键的是,欧盟已草拟提案,准备将冻结资产产生的利息纳入乌克兰重建基金,每年预计可筹集 30 亿欧元。 比利时作为欧洲清算银行的所在地,曾因担心承担法律责任和引发资本外逃而坚决反对,直到欧盟承诺建立 250 亿欧元的风险分摊机制才松口。 乌克兰方面则与欧盟产生新的矛盾,泽连斯基政府要求完全自主支配这笔资金,既用于购买美国武器,也用于战后重建,而部分欧洲国家坚持资金应优先采购欧洲制造的武器装备。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更是公开警告,欧盟的任何操作都必须尊重国际法,否则将陷入更大的法律困境。 今年 9 月,普京签署法令授权国有银行加速接管外国企业资产,能源、航空、港口等关键领域的西方资产已被纳入潜在接管清单。 莫斯科仲裁法院此前已冻结一家欧洲能源公司的全部在俄资产,被外界解读为对西方的 “模拟打击”。俄罗斯还计划设立 “国家主权资产回补基金”,专门用于扣留敌对国家资产,弥补自身损失。 目前已有五家欧盟大型制造业企业被俄罗斯财政部点名,要求上报在俄资产明细,其中德国和法国企业的在俄工厂已进入 “国有化过渡阶段”。 普京此前就明确指出,扣押主权国家资产会从根本上破坏国际金融体系的根基。欧盟的操作即便只动用利息,在俄罗斯看来也是变相的 “抢劫”,因为这打破了主权资产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对欧洲企业而言,在俄的能源项目、工厂和商业地产都面临随时被征用的风险,德国汽车巨头在俄的生产基地和英国石化企业的运营许可证都已亮起红灯。 国际社会都在关注这场对峙的走向。欧盟的举动可能导致全球资本对欧洲金融市场的信心下滑,毕竟随意处置主权资产的行为会让所有国家重新评估资产安全。 俄罗斯的强硬反制则可能进一步加剧东西方的经济割裂,推动更多国家加速去美元化和本币结算进程。 这场价值千亿的博弈没有赢家,无论是欧盟的冒险试探,还是俄罗斯的坚决反制,最终都会让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秩序承受更大压力。 说到底,俄欧之间的资产对峙本质上是地缘政治冲突的延伸。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来不是谁能扣押更多资产,而是回到谈判桌前通过对话化解分歧。希望双方都能保持克制,为世界经济的复苏保留更多空间。 (主要信源:汇通网——俄罗斯财政部:俄罗斯财政部表示,除非俄罗斯在欧盟的冻结资产被没收,否则不会没收欧洲在俄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