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又放话,说要从11月1日起对中国产品征收155%的关税,就在前几天他还说要加征100%的关税,这说涨就涨的幅度,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已经是今年4月那场关税战后,美国又一次对着中国商品挥起“关税大棒”,只是不知道这次美国自己有没有想好,该怎么应对中国可能的反制。 这次特朗普还说“对中国商品征更高关税,他们扛不住”,还说中国这些年一直在“利用美国”,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关税这东西从来都不是单向的,看着是针对中国,其实美国自己也得跟着受影响。 加了关税之后,就说从中国进口的东西就贵了,像大家常用的电子产品、家居用品、服装鞋帽这些,成本一涨,商家肯定得把涨价的部分算到消费者头上。本来现在美国物价就不算低,通胀压力还没完全下去,这么一来,普通人家过日子只会更费劲,钱包得捂得更紧了。 除了老百姓,美国不少行业也得跟着犯愁,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大豆产业。 中国一直是美国大豆的大客户,每年都会从美国买不少大豆用来榨油、做饲料。但之前关税战一打,美国大豆对华出口几乎挂零,现在美国大豆仓库里堆了不少存货,很多豆农看着满仓的大豆卖不出去,急得团团转。在这么严峻的情况下,美国还能经受多大的挫折呢? 我商务部早就说过,关税战没有赢家,我们会用必要的办法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中国市场大、产业链也全,就算不从美国买,也能从巴西、阿根廷这些国家进口大豆,还能靠国内市场消化部分产能,应对起来底气很足,其他行业自然也是同理! 放到全球贸易来看,美国这种说变就变的关税政策,不光把中美之间正常的生意搅乱了,还让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都跟着不稳定。现在世界经济早就连在一起了,各国做生意相互依赖,你给我加关税,我可能就给你设壁垒,最后谁都讨不到好。 中国一直抱着开放的态度,想和各国一起把世界经济做得更大,大家一起赚钱。可美国这种只想着自己、搞单边主义的做法,明显和现在的时代潮流对着干,根本行不通。 这次特朗普又威胁提高对华关税,无非是想在中美贸易谈判中多争取些筹码,但他显然没好好想过这背后的经济规律和实际后果。这种拍脑袋的政策调整,不光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反而会让美国自己陷入更多麻烦。 美国真该好好琢磨琢磨,这种反复无常的关税政策,到底能给美国带来啥好处,又能不能扛得住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