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1纵司令员傅秋涛率部突围,到了湖边,2个船夫载他们过湖,但气氛不太对,傅秋涛连忙说:“老乡,我们是新四军!” 1941年,蒋介石发动了令全国上下都震惊的皖南事变,这导致了新四军的将近九千多名战士被国民党简介八万人所包围,而经过了长达七天七夜的激战后仅仅只有两千多名新四军战士突破重围,剩下的则全部牺牲了。 1941年1月4日,在皖南事变中,傅秋涛带领的第一纵队作为左路军,负责着道路的开荒,然而部队在开荒中遭遇了国军的严密围堵,部队也不幸被打散了,这时部队里唯一的一台电台也被焚毁从而于总部失去了联系。 于是情急之下傅秋涛紧急展开会议,决定降低风险分散的突围,然后突破方向定在了“三节水”地区,因为那里的敌人少只有几百人的兵力,在突围前夕傅秋涛为了不连累部队只能把刚出生的女儿寄养在老乡家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将其找回,随后带领一支小队向苏南突围,随后众人成功的突破了“三节水”并成功抵达宣城。 然而,进入宣城后面敌人如此严密的搜查,傅秋涛一行如何穿越这道关卡成了个大难题,在紧要关头,青帮头目陈玉赓派人在敌人哨卡附近制造混乱,傅秋涛等人趁机装扮成普通群众,成功蒙混过关,可是陈玉赓为何要帮助傅秋涛呢。 1938年,傅秋涛在作战时俘获了一伙土匪,其中包括陈玉赓的三弟,傅秋涛考虑到团结陈玉赓一同抗日的重要性,而且三弟也没有犯啥大错,就把他释放了,陈玉赓也对此表示说这份恩情将来一定回报,因此才会帮助新四军度过关卡。 多年之后,傅秋涛提及此事感慨万分,说:“我们之所以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甚至青帮都愿意助我们一臂之力”,可是危机还没完全的解除,部队行军途中又被当地的保安队发现,傅秋涛只能率领大家边打边撤,最终退到了南漪湖边,此时,追兵已经逼近,一纵队由于分散突围,只有12人集中在一起,生存的唯一出路是渡湖。 这湖边也恰好停了两艘大船,带上这十几人完全绰绰有余,然后在上船之后差点出现了意外,新四军在苏南活动期间纪律严明,和群众的关系也十分融洽,这些当地的百姓都知道这支新四军队伍就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反观国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欺压百姓经常在大街上殴打老百姓,尤其是在皖南事变之后,当地百姓们得知国军开始出兵围剿抗日的新四军顿时就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和愤怒,当时这一带常常有几个国民党冒充新四军进行活动和侦察,真正的队伍却很少出现。 所以当傅秋涛一行人出现后那两名船夫也认为他们就算国民党的便衣,所以刚开始并不想让他们上船,但两名船夫在对视了一眼了后又让他们上船了,然后傅秋涛等人也没多想就上船了因为身后还有追兵。 在船慢慢的行驶到湖中央之后,傅秋涛察觉出了不对劲,这名船夫一直处于高度警惕的状态似乎把他们当成了敌人,于是傅秋涛赶紧开口解释:“老乡,我们是新四军不是敌人,用不着那么警惕”。 随后傅秋涛用湖南的方言给船夫解释了一下当前的情况,这才让船夫相信他们才是真正的新四军,然后船夫就笑了笑说:“哎呀你们怎么不早说是新四军的队伍,我们还以为你们是国民党的便衣呢,正准备把船沉了把你们丢到湖里喂鱼呢哈哈哈”。 然后两名船夫都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傅秋涛众人听后也被逗的哈哈大笑,对于这两名船夫而言能够帮助到新四军是打心底的开心,他们手中的船桨好像也在这时候变的轻松多了。 下船之后,傅秋涛掏出几枚银元递给二人说:“老乡啊这是船费,辛苦你们带我们一程”,但二人坚决不收,还说:“新四军打日本人打国民党是给我们老百姓解决苦难的,我这不过就是帮你们过个湖而已,怎么能收钱”,听了这话,傅秋涛也只好作罢,谢过两人后,傅秋涛就继续率部转移,后来出任新四军7师副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