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泽连斯基突然宣布 10月23日,泽连斯基突然在社交媒体宣布,乌克兰明年就要把至少100架瑞典鹰狮战机开回国!(央视新闻) 这话得先厘清:双方签的是意向书,计划采购100至150架最新型“鹰狮E”,并非板上钉钉的交付合同。从纸面承诺到战机实际列装,还得闯过产能、资金、培训好几道关。 泽连斯基说“明年使用”,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却泼了冷水:首批交付可能需至少三年。瑞典暂未提及“战争期间不交货”,即便部分库存机型可能优先调配,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几年空窗期怎么扛? 产能是绕不开的硬坎。萨博公司当前年均产能约15架,计划未来两年提升至20-30架,现有订单已排至2030年以后。就算给乌克兰插队,150架全交付也得近十年,明年想用上,显然不现实。 资金压力也不小。150架“鹰狮E”含配套武器、维护的总订单成本约200亿美元,相当于乌克兰2023年GDP的40%以上。之前说的300亿美元,其实是把长期贷款利息等额外成本算进去了。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已提及,资金可能来自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和盟国支持,德国此前已宣布提供50亿欧元军援,虽未完全落定但方向明确。可这200亿要彻底落袋,还得等盟国协调、资金划转,没那么快。 “鹰狮E”对乌克兰其实挺实用,800米短距起降适合受损机场,维护成本也低。它最大航程3200公里,作战半径800-1000公里,载弹量6吨,虽略逊于“阵风”“台风”,但对机场受损严重、维护能力有限的乌克兰来说,已经够用。 截至2025年10月,乌克兰已接收约50架F-16,荷兰24架已全部交付,丹麦、挪威也交付了大部分。就算“鹰狮”将来到位,300名飞行员18到24个月的培训周期,还是赶不上战场急需。 瑞典自己10月才刚用上“鹰狮E”,自家产能都紧张。这场合作更像长期布局,既帮乌融入北约体系,也给瑞典军工扩产找了合理理由。 说到底,这是份远期协议,短期难改战局。战机、时间、资金、人员每一项都没完全敲定,眼下更像给前线和民众提振士气的信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