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又变卦了! 10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无法达成目标”为由,搁置与普京在布达佩斯的会晤 ,俄称会晤由美方16日提议、选址布达佩斯,匈方则表示筹备仍在进行 。 短短两个月,特朗普从预告对话到搁置会晤,态度急转凸显外交摇摆 ,不过23日普京回应,称会晤是“改期而非取消”。 普京透露,布达佩斯会晤的提议及地点均出自特朗普,这与特朗普反复无常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双方外交姿态的差异。 01 会晤波折:从高调宣布到突然搁置 10月16日,美俄总统通话2.5小时后,特朗普高调宣布两周内布达佩斯会面。仅五天后他搁置计划,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你不能推迟尚未确定的事”。 02 核心分歧:停火条件与战略目标 美乌问题分歧致会晤搁浅。特朗普想尽快停火彰显成果,俄方坚持全面解决方案,要求解除制裁、实现关系正常化,双方战略目标严重错位。 03 历史轨迹:从阿拉斯加到布达佩斯 今年8月15日,美俄元首在阿拉斯加举行四年来首次面对面会晤,虽被特朗普称“像下国际象棋”,却未达成具体协议,后续美俄关系“推动力已消耗殆尽”。 04 普京的外交手腕:精准把握时机 普京善抓外交时机。10月16日美俄通话安排在泽连斯基访美前一日,干扰美乌议程,17日美乌会谈气氛紧张无成果,“战斧”导弹援乌计划搁置。 布达佩斯会晤推迟反映美俄结构性矛盾,特朗普想借高压获外交成绩,普京则寻求调整对西方关系、保安全空间,双方暂未找到非对抗相处模式。 国际关系史显示,单次首脑会晤难化解根深蒂固的矛盾,未来美俄关系走向,取决于双方能否超越短期博弈、重定义共存原则,否则会晤恐无实质意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