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事,你可能下巴都得掉下来。 杨振宁办公室的保险柜,打开,里面不是什么机密文件,是四百万美元的存单。 那是他把美国房子卖了的钱。一分没留,全扔给清华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更别说那是位拿过诺贝尔奖、早该安享晚年的科学家的全部家当。 当年杨振宁在美国住的房子,是他任教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时置办的,住了几十年,里面全是和物理界顶尖人物的来往书信、研究手稿,每一样都算得上“科学文物”。 可他说卖就卖,连件念想都没给自己留,满脑子就想着把钱给清华,建高等研究院。 有人说他傻,放着美国优渥的生活不过,非要回国折腾。 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股“傻劲”藏着一辈子的家国心。 早在1945年留美时,他就跟导师说,将来一定要回国,中国需要实验物理,他就去做实验物理。 后来虽然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立刻回来,但心里的根一直扎在清华园里。 75岁那年,他干脆放下美国的一切,回清华当起了名誉主任,立志要建“中国版的普林斯顿”。 这四百万美元只是个开始。他自己捐钱还不够,又四处奔波募集了一千五百多万美元,硬生生把清华高等研究院从一张白纸,拉扯成能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地方。 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密码学专家王小云,这些后来响彻学界的名字,都是他亲自去请来的。 更让人动容的是,82岁高龄时,他还主动给清华大一新生上物理课,每周准时站讲台,一讲就是一学期,比许多年轻教授都认真。 他办公室里挂着自己写的诗:“神州新天换,故园使命重。 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保险柜里的存单,比起他那些能和爱因斯坦相对论媲美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看似不起眼,却藏着最动人的答案——一位科学家最高贵的成就,从来不止于学术突破,更在于那颗愿意为祖国燃尽自己的赤子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小行星
[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