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突然宣布! 2025 年 11 月 1 日美国要对进口公交巴士加征 10% 关税的消息,说是保护本土产业,实则更像场自欺欺人的闹剧,真正被架在火上烤的是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的工厂。 这厂子可不是临时搭的幌子,早在 2013 年,比亚迪就砸钱在这里扎根了。那时候的兰卡斯特愁云密布,十个人里就有两个半没工作,失业率高达 24%,快赶上大萧条那阵了。 从一片空地上建起厂房,再到调试设备、培训工人,比亚迪足足花了 7 年时间,才把这里变成北美最大的电动大巴厂。现在厂里 4500 名工人,九成以上都是土生土长的加州人,连厂长都是当地人。 在这里上班,待遇比别处强多了。工人每小时能拿 15 美元,比隔壁工厂足足多 5 块,而且医保社保全给交齐。去年当地工会直接把 “优秀雇主” 的牌子送过来,说这是 “能让工人踏实养老的好地方”。 更别说这工厂给兰卡斯特带来的变化了。自从它投产,当地失业率从 24% 硬生生降到了 4%,以前游手好闲的人都有了活干,连白天的犯罪率都降了 40%。 可美国这次加税,却把这一切都当成了空气。更荒唐的是,连这家加州本土造的巴士,都被算成了 “进口”,得交那 10% 的税。 为啥?就因为车子里的部分电池电芯是从中国运过来的 — 不是比亚迪不想用美国的,实在是美国本土现在还没有能大规模供货的企业。这操作简直无语到家 有人说,加税是为了保护美国自己的大巴厂。可咱们看看美国本土的老大 New Flyer,早就没了硬气。它造的大巴,底盘得从墨西哥买,电控系统得找德国供应商,根本不是 “纯美国造”。 更关键的是,它的车又贵又慢。同样的电动大巴,New Flyer 的比比亚迪贵 20%,订了车还得等四个月才能拿到货。 反观比亚迪的车,全美 30 多个州都在跑,占了美国纯电大巴市场 60% 的份额,羚羊谷交通局算过账,用它家的车,运营成本直接降一半,每天还能省 190 升柴油。 加税的刀子,最先砍到的是美国人自己。洛杉矶公交公司本来订了 50 辆比亚迪大巴,准备换掉那些冒黑烟的旧车。关税一加,每辆车成本多了 3 万美元,负责人急得跳脚。 其实这事儿早有先例。2018 年美国就对进口巴士加过税,结果呢?本土巴士价格涨了 15%,最后还是老百姓买单。现在又来这一套,说白了就是本土企业不想好好搞研发,只能靠政策堵别人的路。 最讽刺的是,美国给特斯拉发了 340 亿美元补贴,比亚迪拿的中国补贴还不到它的零头,却被骂 “靠补贴竞争”。而且这次政策特意给墨西哥卡车开了绿灯,偏偏盯着占进口份额不到 5% 的中国车企下手。 现在全兰卡斯特的人都在议论这事儿。有人说:“真要保护我们,就别拿自己人的饭碗开刀。” 这话戳中了要害 — 所谓的 “保护本土”,不过是政客们的口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