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媒体人许信良公开表示,要是大陆统一台湾,绝大多数台湾人都不会服气,更别谈治理! 面对像许信良这样的人,声称统一后台湾人心不会服,大陆那边的舆论场似乎给出了一套相当有意思的组合拳。 这套拳法压根不是跟你硬辩“服不服”,而是从三个维度,把“不服气”这个念头本身给拆解得七零八落,让它显得既不现实、没好处,甚至还有点不道德。 第一层逻辑,就是摆事实、秀肌肉,让你觉得任何不服的想法都像是在拿鸡蛋碰石头。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把场面都给你模拟出来了。 就说今年那个“海峡雷霆-2025A”演习,人家展现的是什么?是卫星在天上盯着,无人机群在低空窜着,军舰飞机在海面和空中守着,一个水陆空天四维一体的笼子,让你感觉跑都没地方跑。 这还不算完,威胁直接顶到你家门口的经济命脉上。演习里模拟了一下,要是高雄的永安天然气站挨了打,后果是什么? 三天内,全台湾15天的天然气储备就得砍掉一半,电价立马涨18%,连台积电都得急吼吼地启动备用电。这种画面感,就是在告诉你,现代战争打的更是经济和民生。 技术上的碾压感更是营造得满满当登。电子战部队号称15分钟就能让台湾北边的防空雷达变瞎子,歼-20这种隐形战机带着攻击-11无人机玩“发现即摧毁”的游戏。相形之下,台湾花大价钱买来的防御系统,在这种攻击模式下可能效果很惨。 最后的杀招是彻底掐断你找外援的念想。美国人自己都评估,真动起手来,自家70%的亚太基地第一波就可能没了,而且他们国内只有三成民众愿意掺和这事。 至于日本和菲律宾那些新部署的基地,不好意思,也全在东风-17的快递范围里。这一套下来,传递的信息就一个:别想了,没人会来,也没人能来。 当然,光有大棒没有胡萝卜是不行的,所以第二层叙事就是画一张大饼,让你觉得“服气”其实是个挺香的选择。它从最基础的情感共鸣开始,提醒大家两岸过一样的春节端午,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统一不是征服,而是“回家”。 为了让你相信这日子会越过越好,他们会把香港澳门的例子摆出来。你看香港回归后GDP翻了多少倍,澳门怎么从一个乱糟糟的地方变成全球数一数二的安全富裕城市。这就是在用事实告诉你,我们的治理能力是靠谱的。 最实际的好处是经济融合。大陆有巨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台湾有技术,这不就是天作之合嘛。 京台科技论坛一直在开,生物医药、智能骨科这些领域的合作项目已经落地了,光北京就有三千多家台企。对于台湾的农民和商人来说,ECFA和大陆的庞大市场就是真金白银。 更有说服力的是普通人的选择。越来越多台湾人选择到平潭这些地方安家落户,孩子们跟大陆的小孩一起上学。这种生活上的融入,被解读为是大家在“用脚投票”,证明民心所向。 最后一层逻辑,就显得有点狠了,它直接把那些“不服气”的人给拎出来,跟广大台湾民众做切割,然后狠狠地踩上一脚。 许信良这种有异议的人,会被扣上“跳梁小丑”、“汉奸”的帽子,说他们不过是些过气的政客,因为搞“台独”失势了才出来刷存在感。 矛头还会对准民进党当局,把它塑造成一个出卖台湾利益的形象。一边对美国点头哈腰,承诺取消农产品关税,送上几千亿美元的投资和采购大单; 另一边,台积电在美国建厂却亏损连连,还得被逼着交出核心数据。再结合疫情时不让大陆疫苗进来,一套操作下来,就是为了证明这个当局在“卖台祸台”。 这样一来,台湾人就被划分成了两类:绝大多数是识大体、盼望过好日子的“同胞”,他们享受着两岸合作的红利;而另一小撮则是数典忘祖的“卖国贼”,他们之所以不服,是害怕统一后自己会被清算和法办。 最终,当国家统一被拔高到“天经地义”的历史必然高度时,那些坚持“不服”的声音,就不仅是政治异见那么简单了,它被定义成一种背叛民族的罪过。这样,从现实、愿景到道义,对“不服气”的围剿也就完成了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