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5年10月为止,乌克兰在俄乌冲突已经出现严重的兵员短缺问题。乌克兰女

信息拾者 2025-10-24 15:12:59

截止到2025年10月为止,乌克兰在俄乌冲突已经出现严重的兵员短缺问题。乌克兰女兵在镜头面前怒吼:“人都被打完了!172万的伤亡人数,国家危在旦夕。” 苏梅地区的战场硝烟还没散尽,一支由30多名乌军女兵组成的突击队刚完成撤离。 清点人数时发现,一半以上的战友已经倒在了冲锋路上,被俘的那名女兵身上带着浓重的酒气,这不是个例,而是当下乌克兰前线最真实的缩影。 镜头里也曾有女兵红着眼嘶吼“人都被打完了”,172万伤亡的数字还在上涨,这个曾握着欧洲能源命脉的国家,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兵源枯竭已经成了乌克兰最棘手的难题。 战前还有4000万人口的国家,如今境内剩下的不足2300万,光是乌东四州就流失了500万青壮年男性,可用兵员只剩约300万且持续下降。 乌军名义上有90万兵力,但第一线作战名单上的78.1万人里,实际能扛枪上战场的只有39.3万,缺额几乎达到一半。 更要命的是伤亡与补充的失衡:乌军每月损失约5万人,可新补充的士兵每月只有3万,连最低需求都填不上。 为了补缺口,征兵年龄正计划从25岁大幅降到18岁,越来越多刚成年的孩子还没做好准备就被推向战场。新兵训练被极度压缩,很多人只学了点基础动作就上了前线,这些没经验的士兵伤亡率高得惊人。 士气也跟着垮了,逃兵数量已经超过10万,甚至有新组建的旅级部队因为士兵成批逃跑,还没上前线就原地解散。泽连斯基都曾坦言,局部战场乌军与俄军的兵力比已经到了1:8。 战场形势也在持续恶化。俄军发动了冲突三年多来规模最大的空袭,光是7月9日一天就发射了728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741个空中目标铺天盖地而来。 过去一周里,39枚导弹、1270架无人机再加上近千枚精确制导炸弹,把多个地区炸得满目疮痍。 地面上俄军还在不断推进,顿涅茨克的波德杜布诺耶、哈尔科夫的索博列夫卡等居民点先后被控制,现在正试图在东北部开辟新战线。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矿产要地达奇涅村也丢了,这个地方离乌军后勤中心梅热瓦亚只剩28公里,乌军承认战况“非常艰难”。 后方同样遭殃,离匈牙利边境几十公里的美国伟创力工厂被导弹击中,生产电子元件的车间几乎瘫痪,巴甫洛格勒的天然气压缩站等能源设施也遭了严重破坏。 西方援助的摇摆让局势雪上加霜。美国悄悄改了援助方式,不再直接给乌克兰送武器,改成先卖给欧洲盟友,再由欧洲转交,等于把经济和政治包袱甩给了欧洲。 英、法、德这些欧洲大国着急了,甚至考虑派地面部队直接介入,但德国军方工会立刻警告,这需要投入数万兵力长期驻扎,可欧洲多国自身防务力量早就捉襟见肘。 很少有人记得,乌克兰曾经握着一把好牌。俄罗斯输往欧盟的天然气80%要从这里过境,每年光是过境费就能赚十几亿美元。2005年前,俄罗斯给它的天然气才50美元/千立方米,几乎是成本价,工业和民生都靠着这份便宜能源撑着。 2010年乌克兰还通过法律定了不结盟地位,可惜后来又废除了。 不久前,俄方提议让中国来调和战争,说中国中立的立场能让双方都接受,还能为战后重建提供支持,这与乌克兰主张的主权保障诉求也一致。 但泽连斯基拒绝了,理由是觉得中国一开始没帮他们,还在和俄罗斯做生意。 如今的乌克兰,GDP已经缩水35%,国家资源得抵押给美国换军援。 那些刚满18岁就被征召的年轻人,那些靠酒精壮胆的士兵,那些在轰炸中倒塌的厂房,都成了这场冲突里无法抹去的印记。曾经的能源红利没了踪影,中立的机会早已错过,只剩下硝烟里的挣扎与消耗。

0 阅读:36
信息拾者

信息拾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