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新加坡,怕是真的坐不住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正在一步步砸掉他们端了几十年的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4 15:26:35

现在的新加坡,怕是真的坐不住了!为什么?因为中国人正在一步步砸掉他们端了几十年的金饭碗! 要知道马六甲海峡这条全球贸易的 “生命线”,每年跑过的 10 万艘船里,超一半都跟中国有关,中国 8 成的进口油气得从这儿过,等于说新加坡坐地收的 “过路费”,一大半都来自中国的真金白银。 更有意思的是,这些钱转手就变成了给美国的 “保护费”,这种 “中间商赚差价还倒贴甲方” 的操作,中国人自然不可能一直买单。 新加坡能靠着海峡把海事产业做成占 GDP7% 的支柱,养着 17 万从业者,靠的就是垄断了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通道。 可 2025 年 9 月 “伊斯坦布尔桥” 货轮从宁波舟山港一启航,这条全球首条中欧北极集装箱快航就直接戳破了新加坡的垄断美梦。 这艘装满光伏组件、储能柜的货轮,花 20 天就从中国开到了英国弗利克斯托港,比走马六甲、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整整少用了 22 天,等于把中欧海运时效直接砍了一半。 对做外贸的人来说,这可不是简单的快几天,思格新能源的人算了笔账,以前 40 天的航程得备足库存,现在 18 天直达,库存量能降 40%,资金占用直接缩水,谁还愿意绕远路给新加坡送钱。 更让新加坡坐不住的是成本优势,义乌货代算过,北极航线一个集装箱运费约 4500 美元,比中欧班列省 2000 多美元,降本超 30%,就算比苏伊士航线贵 200 美元,换回来的时效优势也足够让客户疯抢。 首航货物里 40% 是 “新三样”,20% 是跨境电商货,全是现在最赚钱的高附加值商品,这些客户以前都是马六甲航线的常客,现在转头走北极,等于直接抽走了新加坡的 “优质客源”。 新加坡媒体急着跳出来说北极航线 “不安全不环保”,可数据根本不帮忙 ——2023 年北极航线 178 艘船只出 1 起小故障,事故率不足 0.6%,反观马六甲海峡 2024 年就有 3 艘船遭武装登船,海盗袭扰从来没断过。 环保上更打脸,北极航线单程能省 300 吨燃油,少排 950 吨碳,相当于种 5.2 万棵树,而马六甲每年有 200 多艘老船违规排高硫油,到底谁不环保一目了然。 这还只是开始,中国早就不把鸡蛋放马六甲一个篮子里了。和马来西亚联手砸 800 亿林吉特建的皇京港 2025 年就竣工了,这座能停超大型油轮的深水港,直接在马六甲海峡里给新加坡造了个 “竞争对手”。 要知道以前 70% 到 80% 经马六甲的船都是奔中国去的,现在皇京港能直接分流货物,新加坡港的吞吐量怕是要被抢去一大块。 更狠的是中俄在北极的布局,俄罗斯砸 120 亿美元升级港口,目标 2030 年北极航线货运量冲 2 亿吨,2035 年到 2.2 亿吨,等基础设施完善了,破冰船费用能跟苏伊士过闸费持平,到时候航运公司傻子才会继续走拥堵的马六甲。 新加坡以前靠地理优势躺着赚钱,把马六甲当成永久饭票,一边收中国的过路费,一边给美国交保护费,算盘打得太精。 可他们忘了,中国最擅长的就是破解垄断,北极航线刚通,首航就带火了新客源,皇京港一竣工又能分流货物,这等于左右开弓砸饭碗。 现在新加坡媒体喊 “没人跑北极航线”,纯属自欺欺人,毕竟能省时间省成本还安全的路,没有哪个生意人会拒绝。 等 2030 年北极航线年货运量真到 2亿吨,皇京港全面运营,新加坡那占 GDP7% 的海事产业就得直面冲击,到时候可就不是坐不住,而是要考虑饭碗里还剩多少饭了。 毕竟靠别人的 “过路费” 养肥自己,再转头讨好别人的对手,这种游戏本身就玩不长久,中国人只是顺势给了新选择而已。

0 阅读:2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