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强的烟花刚炸完巴黎蓬皮杜,第二天就“凉”了。 原定和卡地亚基金会的对话活动,悄摸从官网消失——没有解释,跟没这回事似的。 巴黎居民说,表演后街上粉尘飘得睁不开眼,焦糊味裹着风往鼻子里钻。这哪是艺术?明明是把“美”硬塞给普通人当负担。 别忘了一个月前西藏那档子事:日喀则的《升龙》烟花秀,官员违规批了被免职,他工作室还涉嫌违法被查。当时道歉说得诚恳,转头就把烟花搬去巴黎,诚意早跟着黑烟散没影了吧? 西方机构总吹“包容艺术”,可一遇到舆论压力跑得比谁都快——毕竟艺术家的名声要是从“加分项”变“减分项”,谁愿意沾这麻烦? 蔡国强总用爆炸声搞艺术,但炸完留下的烂摊子,难道要老百姓埋单?艺术能挑战边界,可不能凌驾于普通人的生活之上啊。 蓬皮杜的烟花叫《最后的狂欢》,但愿这“狂欢”真能停——不是停艺术,是停那种不管不顾“炸完就跑”的任性。 你们说,艺术要是得让老百姓吸粉尘、受打扰,还算得上“艺术”吗?欢迎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