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兄弟抬94岁老娘去医院看病,看完病又抬回家,大哥72岁抬后面二弟快70岁抬前面, 俩人抓着担架杆的手都在抖,一路上累得呼哧呼哧喘,胸口跟着起伏,实在撑不住就蹲在路边歇会儿,眼睛还死死盯着老娘,生怕碰着磕着。 谁不知道救护车快?可他俩偏要自己抬!不是傻,是舍不得那笔救护车钱——娘苦了一辈子,能省就省;更是怕麻烦在外的儿女,知道孩子们上班养家不容易。 俩70多岁的人啊,自己都到了拄拐的年纪,却硬是把老娘扛在肩上走,这哪是抬着人?这是把“娘在,家就还在”的念想,用尽全力扛着往前挪啊! 你看他俩歇脚的样子,满头的汗顺着脸上的皱纹往下流,后背的衣服湿得贴在身上,却先伸手摸老娘的额头,小声问“娘,渴不渴”。这哪是简单的孝顺? 是记着小时候娘把自己背在背上、抱在怀里的恩情;是不管自己多大,只要娘还在,就愿意当那个护着娘的“孩子”。累到直不起腰,也没一句抱怨,因为在他们心里,娘平安到家,比啥都强。 有人说这都啥年代了,咋还这么费劲?可这“费劲”里,藏着最实在的真心!他们可能没给儿女留多少存款,可这一路气喘吁吁的背影,就是最好的家风。啥叫家教?不是教孩子多会挣钱,是让孩子看着:当年我怎么对爹娘,将来你们就怎么对我,这份孝心,得一代代传下去。 那些天天把“孝顺”挂嘴边,却连陪父母聊会儿天都嫌烦的人,真该看看这俩老兄弟。孝顺从来不是摆样子,是累到快垮了,也得把老娘护好的坚持;是自己成了老人,还不忘娘拉扯自己长大的恩情。 这俩老兄弟,抬的是老娘,走的是人间正道,传的是最金贵的家风!你们说,这样的背影,是不是比任何大道理都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