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真能和解?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

物规硬核 2025-10-25 11:51:18

中美真能和解?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称台湾只是冰山一角,中国与美国,不是谈不谈得拢的问题,而是根本没得谈,崔天凯一句话讲穿现实,美国压根不想和中国来场真心实意的对话。   美国对华策略早不是“合作共赢”那么简单,拿芯片产业来说,自2018年起,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一浪高过一浪,限制光刻机出口,逼得荷兰ASML公司“选边站”,甚至要求盟友切断对中国高端芯片的供应。   这哪是“公平竞争”?分明是美国怕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弯道超车”,它希望中国永远当“世界工厂”,而不是拥有自主可控的产业链。   2024年中美贸易额虽高,但信任早已跌到谷底,这种“商业合作”背后,其实是产业结构的“生死之争”。   再瞧台湾问题,这可是美国手里的“战略棋子”,美国不断对台军售、派政要窜访、在联合国炒作“挺台”议题,硬是把台湾问题变成了“以台制华”的工具。   崔天凯说得明白,台湾问题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国“遏制中国”的缩影。   2022年佩洛西窜访台湾,中方直接搞了场史无前例的军事演习,美国转头又追加千亿美元军售,这操作,不就是把台湾当“桥头堡”嘛?   更深层的冲突,是价值体系和战略认知的“对撞”,美国扛着“自由民主”的大旗,搞单边主义霸权,中国则坚持多边合作、共同发展。   这种差异在气候谈判、人权议题、技术标准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议》,转头又搞“印太经济框架”排挤中国,本质是把对话变成“意识形态战场”。   崔天凯的判断,撕开了残酷现实,美国对华政策已固化为“竞争为主、接触为辅”的混合策略,它既怕中国崛起,又不敢彻底脱钩,于是就在技术、金融、舆论等领域设陷阱。   中方一直开放,但对话前提是“相互尊重”,而美国总摆着“优越感”架子,结果所有沟通都成了空谈。   中美关系的本质是大国崛起与霸权守成的冲突,这种结构性矛盾,不是几场会面能解决的,美国对华政策已陷入“矛盾循环”,既想遏制中国,又怕脱钩反噬。   这种心理导致其政策“两面性”,一边喊“管控分歧”,一边在科技、军事上加码对抗。   中国得清醒,对话的底气来自实力,突破“卡脖子”技术、完善产业链自主性、构建多边合作网络,才能掌握主动权。   同时,别被美国“设定议题”带偏,得通过“一带一路”、金砖机制等实践,推动国际秩序更公平。   未来的中美关系,不在于“是否和解”,而在于双方能否在尊重核心利益基础上,找到新平衡,这需要智慧,更得有定力。

0 阅读:5
物规硬核

物规硬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