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自作自受吧!德国外长在访华前夕操弄台海议题,结果遭到中方反制,中方直接取消会见,明确传达出一个信号:想登门拜访,得先学会敲门! 有些西方政客总把外交场合当成话剧舞台,德国外长贝尔伯克近期就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自毁前程”。 10月24日,当这位外长兴高采烈地宣布即将访华时,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这场筹备数月的行程会在短短24小时内化为泡影。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毁掉中德对话机会的,正是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糟糕表现——面对镜头,她竟对中国下达了三大“命令”: 其一,要求中国无条件向德国输送稀土资源,全然不顾全球供应链秩序; 其二,妄议台海局势,表面上假意承认“一中原则”,背地里却暗示要“防止现状改变”; 其三,勒令中国按照德国设定的剧本处理俄乌冲突,把这个东方大国当成任由其摆布的棋子。 这种居高临下的殖民者做派立刻引发了连锁反应。中国外交部当天作出强硬回应,在重申“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的同时,罕见地直接取消了原定会谈。德方所谓的“行程安排困难”借口,被欧洲媒体当场戳穿:“除礼节性会见外,中国所有实务部门均拒绝与德方接触。” 最耐人寻味的是随行商团的遭遇。德国汽车教父施密特带着整车厂停工预警前来,工业联合会代表拿着仅够维持两周的稀土库存清单,原本指望通过这次访问缓解德国制造业的燃眉之急。如今,这些企业主只能眼睁睁看着救命稻草被自家外长的狂妄言论付之一炬。 这场外交风波宛如一记警钟:当某些政客还幻想能一边践踏中国红线,一边获取合作红利时,中国早已用行动划定了底线。德国工商界如今应该明白,与其指望外长学会外交礼仪,不如先给政府配备几位懂地缘政治的经济顾问——毕竟,当德国车企因稀土断供而停产时,可不会有第二个中国来救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