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惊掉下巴!一个连一本二本都没考上、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90后高职生,居然站在了清华大学的讲台上,教起了那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进来的学霸们! “讲抛砂像扣篮发力,撒分型砂似烧烤撒孜然”,清华实训课堂上,邢小颖的教学视频火遍全网,播放量破亿,学生们挤破头想选她的课。 可谁能想到,这位让清华学子追捧的老师,当年高考连本科线都没迈过去。 镜头里,她握着工具示范铸造操作,动作娴熟利落,讲解通俗易懂。 没人会把眼前这个自信从容的老师,和 10 多年前那个因高考失利迷茫的女孩联系起来。 1990 年出生的邢小颖,高考落榜后咬着牙选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挑了个最 “不适合” 女生的专业。 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翻砂、铸造全是体力活,刚入学时,体能不足的她实操成绩垫底。 可她偏不信邪。每天早晚拉着舍友跑步练耐力,车间里反复打磨每个操作步骤,手上磨出层层老茧,工装被油污浸得发亮,她却笑着说:“这是最珍贵的学费。” 三年苦熬,她的专业成绩冲到年级第一,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2013 年 11 月,命运的橄榄枝悄然伸出, 凭借扎实技能,她获得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的实习机会。 初到北京,她把自己逼成 “拼命三娘”:白天跟着前辈学操作、记授课技巧,晚上留在实验室,对着空荡的房间练讲稿,连每个示范动作的角度都反复琢磨。 一个月后,首次独立授课的她,面对 15 名清华学生毫不怯场,流程清晰、操作精准,一战成名。实习期结束,她成功留任,可质疑声也随之而来:“高职出身也能教清华学生?” 邢小颖没急着反驳,而是用课堂说话。 她把晦涩的专业术语揉进生活场景,让枯燥的实操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操作卡壳,她蹲下身手把手指导,还引入 3D 打印、虚拟仿真技术,让教学紧跟行业前沿。 渐渐地,质疑声变成了赞叹声,她的课堂成了 “香饽饽”,但邢小颖从不停步。 2017 年专升本拿下工学学位,2018 年取得教师资格证,2021 年评上工程师职称。如今已是母亲的她,仍计划考研深造。 清华基础工业训练中心主任评价她 “朴实无华、爱岗敬业”,这背后是她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用技能打破学历偏见。 在邢小颖的实训课堂上,清华学子围在操作台旁,跟着她学习翻砂的力度把控、铸造的流程细节。 她手把手纠正动作,用生活化比喻拆解难点,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实操技巧,更从她 "高考落榜仍深耕技能"" 高职生逆袭教名校生 "的经历里,读懂了" 努力从不被学历定义 " 的深意。 她的存在,悄然打破了 "学历决定高度" 的刻板认知:高职出身的她,凭过硬技能站上名校讲台,让学历的边界渐渐模糊,也让 "扎实技能抵得过一纸文凭" 的道理愈发清晰。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