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丈夫外出未关门,老婆在家带娃时,门外狗突然狂叫不止,她还以为是丈夫回来了

春秋说史 2025-10-25 14:51:04

云南一丈夫外出未关门,老婆在家带娃时,门外狗突然狂叫不止,她还以为是丈夫回来了 ,结果出门一看,竟然是一头“野象”朝家里走来,她赶紧去拉围栏,想关门来不及了,就赶紧回屋躲避。男子:野象今年来大概四五次了,我们虽习惯,但还会有些许害怕!网友:这大象看来是常客了! “哐当” 一声,云南西双版纳王先生(化名)家的狗突然狂吠不止,屋里带娃的妻子以为是丈夫买饲料回来,刚推开房门,瞬间僵在原地 , 院口慢悠悠走进来一头成年亚洲象,庞大的身躯几乎占满了过道。 她心跳猛地冲上嗓子眼,想冲过去关围栏已来不及,只能抱着孩子连滚带爬退回屋里,死死抵住门,透过门缝盯着大象的一举一动。 好在这头大象只是慢悠悠地在院里 “巡视” 了一圈,没做出攻击性动作,最终晃悠着离开了。 这场惊险遭遇,对王先生一家来说,早已不算新鲜事。“今年这头象已经来四五次了,每次听见狗叫,心里都咯噔一下。” 王先生无奈地说,上次大象来,还踩塌了院里的鸡窝,损失不小。 其实在西双版纳、普洱一带,这样的 “人象偶遇” 早已成了常态。 这事被传到网上后,评论区里不少人热议起野象的习性。 有网友留言称:“野象的智商其实很高,它们能感知人类的意图,只要咱们不主动惊扰,一般不会主动造成损失。” 这些年来野象数量不断回升,每到冬春季节,山上食物匮乏,象群就会下山觅食,村民种的玉米、甘蔗,成了它们最爱的 “零食”。 当地村民早就摸清了和大象的 “相处门道”, 院门口常年放几根甘蔗,饭后留些粮食在角落,算是和大象达成的 “默契”。 既不能伤害这国家保护动物,又要护好家人和财产,这份害怕又无奈的心情,只有当地人能懂。 光靠民间 “默契” 不够,当地早已建起多层防护网。村里装上了粗壮的钢管围栏,护林员用红外相机、无人机 24 小时盯着象群轨迹。 一旦发现大象靠近,预警信息会立刻通过微信群、村广播传开,提醒大家赶紧关门躲好,为护林员赶来驱赶争取时间。 不过遇到大象,光靠预警还不够,这些保命要点得记牢:千万别主动挑衅,跑、放鞭炮只会惹恼大象。 家畜饲料、农作物要存好,别露天堆放引大象上门,真遇上了别慌,大象没攻击性就慢慢退到屋里或高处,及时喊护林员来帮忙。 要想真正实现人象和平共处,还得从长计议。扩大生态廊道、在山上种大象爱吃的植物,让它们不用下山找吃的。 完善损失补偿机制,让村民受了损失能得到合理赔偿,多教大家科学避让的方法,提升基层应对能力。 现在不少人看到大象的新闻就觉得新奇,但其实对当地村民来说,这不是猎奇,是每天要面对的风险。 少点对 “大象进村” 的夸张渲染,多普及点防护知识,才能帮大家理性看待人象共处。 王先生家的惊险一幕,不过是人象边界碰撞的一个缩影。随着自然保护力度加大,这样的相遇可能会越来越多。 唯有尊重自然规律,筑牢防护网,完善制度保障,才能把 “开门见大象” 的惊心,变成可控的共处日常。 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国+社区

0 阅读:36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