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40年深夜,民国大美女郑苹如,被秘密押到小树林执行枪决。可特务却犹豫半天不忍心就这样毙了。这时,郑苹如突然开口说了一句话,特务最终成全了她。 在当时的上海,郑苹如的背景很特殊,这让她具备了从事特殊工作的条件,她的父亲郑钺是同盟会的元老,母亲木村花子是日本人,这样的家庭背景让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很容易进入日伪人员的社交圈子。 国民党中统正是看中了她的这个优势,吸纳她成为特工,代号“萍妹”,1937年,郑苹如登上了《良友画报》封面,后又经陈果夫介绍加入了中统。 她平时喜欢话剧、柔道和摄影,经常去王开照相馆,这些当时看来很时髦的生活习惯,都成了她隐藏特工身份的掩护。 以前,郑苹如想当演员,但父亲思想保守,没同意,没想到后来她走上了更危险的“舞台”——以特工的身份开展工作,相当于用生命去完成任务。 郑苹如的工作目标是汪伪特工头子丁默邨,丁默邨有好色的名声,而且还当过郑苹如中学的董事,有这层关系,中统决定让郑苹如用“美人计”接近他。 不过郑苹如没有急于求成,没有主动去讨好丁默邨,反而在社交场合保持距离,吊足了丁默邨的胃口,让他主动关注自己。 然而,针对丁默邨的两次刺杀行动都因为意外失败了,1939年的第一次行动,他们在丁默邨家附近的巷口设伏,但丁默邨感觉情况不对,立刻开车逃走了,第二次是在一家皮货店,丁默邨从镜子里发现了异常,马上扔下钱就跑了。 这两次行动虽然没伤到丁默邨,但郑苹如的特工身份也暴露了,中统让她赶紧撤离上海,但她没有同意,决定冒险进入汪伪特工总部“76号”继续行动,结果落入了李士群设下的圈套。 当时,李士群通过监听电话掌握了她的行踪,提前布好了埋伏,至此,郑苹如的特工工作彻底暴露,她被捕了,被捕后郑苹如不再以特工“萍妹”的身份活动,只能以真实身份应对。 在监狱里,面对周佛海的妻子杨淑慧等汉奸家属的打骂和酷刑,她编造了一个理由,说自己是因为和丁默邨有感情纠纷才想报复他,并不是特工行动,她用这个说法成功保护了中统组织的信息,没让敌人察觉到她的真实任务。 1940年2月,特务骗郑苹如说要把她送到南京释放,实际上是要带她去刑场,在中山路旁边的荒地上,特务用车灯照着她。 当时22岁的郑苹如穿着红色皮大衣,戴着钻戒和金项链,向特务提出了最后一个请求:“请开枪的时候,不要打我的脸。”这并不是虚荣,而是郑苹如在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 特务们答应了她的请求,从她的脑后开了枪。 郑苹如的牺牲,只是她家族悲剧的开始,她的父亲郑钺得知女儿牺牲的消息后悲痛万分选择绝食,几个月后就去世了,她的弟弟郑海澄是空军飞行员,1944年在战斗中牺牲。 她的未婚夫王汉勋也是一名空军上校,两人约定抗战胜利后结婚,可王汉勋也在1944年牺牲了,人们在他身上找到了郑苹如的照片。 郑苹如一个人的牺牲展现了整个家族的爱国气节,后来,郑苹如被追认为烈士,她的牌位被供奉在忠烈祠,上海青浦还为她立了塑像。 信源:中国新闻网 (抗战胜利80周年)国民党抗战女杰郑苹如:勿轻花弱无筋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