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人现眼!”韩国一咖啡厅当场赶走都已经点了咖啡的中国顾客,表示不接待中国人,店铺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10-25 16:50:53

丢人现眼!”韩国一咖啡厅当场赶走都已经点了咖啡的中国顾客,表示不接待中国人,店铺门口还用英文贴上不招待中国顾客。网友“杀”到店铺评论区后,咖啡店老板回应此事说:虽然从人性的角度上说很遗憾,但这就是我! 这事儿发生在首尔圣水商圈的一家咖啡店,店主把已经进店点单的中国顾客硬生生赶出门,还在社交媒体上明目张胆写着“我们不接待中国顾客”。老板那句“虽然从人性的角度上说很遗憾,但这就是我”,听起来像极了固执小孩的任性辩解,把歧视当成个人特色来炫耀。 这种针对中国顾客的驱赶不是头一回了。济州岛有咖啡店服务员对带着五岁孩子的中国家庭喊“get out”,泰国芭堤雅餐厅里韩国人打架却甩锅给中国人,就连巴基斯坦的中餐馆都遇到过韩国人冒充中国人骗吃骗喝。这些事件像串珠一样连起来,暴露了某些人骨子里的双标:欧美游客喧闹是文化热情,中国游客说话就是素质低下;自己人闹事偷偷冒充中国人,转头却敢挂上“中国人禁止入内”的牌子。 老板的强硬表态背后,藏着韩国社会近年不断发酵的“恐华情绪”。2025年首尔明洞的反华集会能聚集上千人,参与者举着美国旗喊“中国出去”,这种街头动静已经从政治领域蔓延到日常生活。极右政客和媒体不断炒作“中国威胁”,把经济低迷、就业困难的社会焦虑转嫁成对中国普通游客的敌意。可讽刺的是,韩国旅游业明明靠着中国游客的消费支撑,2023年中国游客在韩消费规模达上千亿韩元,现在一边赚着中国人的钱一边挂歧视标语,简直是自断生路。 法律在歧视面前显得乏力。韩国目前没有明确法律禁止商家基于国籍拒绝服务,这让店主敢公然挑衅。但市场规则会给出答案:之前明洞有餐馆因挂“中国人禁止入内”标语导致客源流失四成,伦敦商店遭网友抵制后被迫撤下歧视标牌。中国游客的消费选择正在成为最有力的选票,2025年东南亚免签国中国游客暴增250%,塞尔维亚商家主动推出中文服务,这些都在证明——尊重才是吸引消费的前提。 个别中国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不该成为群体被标签化的借口。我们承认确实存在少数行为失范案例,但日本媒体实测发现,中国游客聚餐音量其实远低于韩国人和欧美游客。更重要的是,哪个国家没有行为不当的游客?将个别案例上升为对整个民族的歧视,本身就是一种偏见。中国早在2006年就出台《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建立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这种主动规范的态度,比单纯指责更有建设性。 真正的平等不需要特意证明。有中国球迷在韩国看完比赛主动清理全场垃圾,有民宿退房时打扫得一尘不染,这些默默行动比任何争辩都更有力量。面对歧视,最有力的回应不是骂战,而是用行动展现素养,用消费选择投票。当歧视性商家门可罗雀,而友好店铺排起长队时,市场自然会教会他们什么叫“尊重是赚钱的前提”。 那位老板说“这就是我”,但愿他将来不会因为这种任性而后悔。当中国游客用脚投票转向更友好的目的地时,冰冷的咖啡机和空荡的店铺,或许会成为偏见的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爱跳舞的王大姐

爱跳舞的王大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