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一名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给当地的民警留言,说家里的三亩玉米没人收,只有老妈一个人

爱跳舞的王大姐 2025-10-25 19:50:14

新疆一名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给当地的民警留言,说家里的三亩玉米没人收,只有老妈一个人在家,希望警察同志能帮帮忙 那个大学生发出留言时,心里可能还打着鼓——警察叔叔天天抓坏人、处理案件,真能来帮忙收玉米?没想到,于田县公安局的回复快得像秋收时的镰刀:“没问题!”没过几天,几个穿着警服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玉米地里。 太阳晒得人头皮发烫,民警们弯腰掰玉米、装袋、搬运,警服被汗浸得透湿,沾满了泥点和玉米须。邻居路过田埂,差点没认出来:“这年头警察连农活都包了?”小李的妈妈端着水壶站在地头,一个劲抹眼泪,嘴里反复念叨:“这些孩子,比自家亲戚还实在!” 有人调侃说民警这是“不务正业”,可这话未必站得住脚。《人民警察法》里白纸黑字写着:警察要“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玉米要是烂在地里,农户一年的辛苦就打水漂了,这算不算保护财产? 更何况,新疆民警干这类事儿早就不是头一回了:轮台县的警察帮独居老人摘过棉花,皮山县的“石榴籽服务队”给骨折村民收玉米杆,连苍鹰受伤了都有民警跑去喂食救治。这些事看起来琐碎,却像田埂上的野草,扎扎实实长在老百姓的生活缝缝里。 网上也有人嘀咕:会不会是摆拍?可警服上的泥点子骗不了人。真正的农活一干就是一整天,玉米叶子划得胳膊生疼,汗水混着尘土粘在皮肤上,这种狼狈装不出来。和田地区的民警能连夜开车1000多公里去安慰丧母的同事,喀什的志愿者服务队能一边收玉米一边教村民识破电信诈骗——这种融入日常的默契,可不是举着摄像机晃一圈就能演出来的。 “枫桥经验”这个词听着高大上,说白了就是让矛盾化解在田坎上。阿卜来提·麦麦提在皮山县的警务室,天天调解羊踩坏玉米地、电动车欠款之类的纠纷;乃则尔巴格派出所的“五个一工作法”,见面问声好、入户谈次心,就把民族团结种进了心里。民警们弯腰收玉米的时候,其实是在拆一堵无形的墙——警民之间的信任,不就是靠这些泥巴手垒起来的? 感动之余,这事也戳到一个隐痛:为啥只剩老人守着的土地?大学生回不了家,年轻人外出打工,秋收时节只能靠民警救急。新疆各地的“党员服务队”“石榴籽志愿者”年年忙活,恰恰说明农村留守老人的困境不是个案。民警成了“万能替补”,可社会的支撑网不能光靠警服来织。 “有困难找警察”这句口号,以前总觉得是针对抓小偷、救火灾的大事。现在看看,于田县的民警把它掰开了揉碎了——柴米油盐、春种秋收,只要群众需要,回应就能落到地里。这种转变或许正是警民关系的本质:职责有边界,但守护的温度没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67
爱跳舞的王大姐

爱跳舞的王大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