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贸

康安说历史 2025-10-26 01:05:00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贸谈判,此前两国已在日内瓦、伦敦等地交流多次。美方4月威胁加征125%关税,9月又对中国企业搞科技限制,中方随即收紧稀土出口反制。 今天中美在吉隆坡开谈,这已经是今年第五回了,之前日内瓦、伦敦谈了好几次,说白了就是美方一会儿耍横一会儿求和,咱们中方始终稳坐钓鱼船。 先说说美方这大半年干的事儿,4 月的时候喊着要加 125% 的关税,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真要是加了,美国老百姓买中国的家电、轻工产品得贵一大截,可他们自己的农民先扛不住了。 你知道不,今年 1 到 8 月美国对华大豆出口直接暴跌 88%,仓库里堆了 1.22 亿吨大豆卖不出去,40% 的农户连贷款都还不上,破产的比去年多了 27%,这都是他们自己作的。 到了 9 月美方更过分,搞科技限制,还把推动制裁的官员卢特尼克派出来蹦跶,结果呢?中国一收紧稀土出口,他们立马慌了神。 咱们中国控制着全球 90% 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美方的 F-35 战斗机用的高性能磁铁,库存只够撑 3 个月,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 他们想自己建稀土厂?没个 3 年和 150 亿美元根本搞不定,而且技术还得靠中国,这就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人问为啥谈判选在吉隆坡?这里面全是门道。马来西亚是今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又是全球半导体封测重镇,占了 13% 到 20% 的市场份额,正好戳中中美供应链博弈的痛点。 对咱们来说,离中国近,调资源方便,能更好把控议程;对美方来说,中立场地能给国内强硬派一个台阶下,免得被骂 “示弱”。但地点选得再巧妙,也掩盖不了美方的被动 —— 他们谈判团队里都没敢带卢特尼克,这不就是想缓和气氛的明证吗? 再说说前几次谈判,5 月日内瓦会谈咱们取消了 91% 的反制关税,8 月斯德哥尔摩又把关税休战延期 90 天,可美方转头就搞科技限制,这种出尔反尔的事儿谁能忍? 所以中方 10 月出台 “史上最严” 稀土管制,不光管原料,连技术、设备都管,甚至第三国用中国技术生产的产品出口美国都得咱们审批,这就是对等反制,你敢卡我脖子,我就断你关键材料。 美方现在是内外交困,明年要中期选举,特朗普急着拿政绩,可大豆农的抗议都蔓延到五个摇摆州了,喊着 “再不行动就换总统”。 稀土断供更让他们高端制造业扛不住,本土最大的稀土精炼厂年产能才 2 万吨,还得用中国的设备和技术,环保审批拖了 6 年都没下来。 反观咱们,早就做了准备,前 9 个月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的大豆分别涨了 2.4% 和 31.8%,南美大豆完全能填补美国的空缺,能源上有中俄天然气管道,还有和澳大利亚的 LNG 协议,根本不怕他们施压。 这次谈判美方想让咱们放宽稀土出口、恢复大豆采购,还想拿芬太尼问题甩锅,可咱们的立场很明确:稀土管制是为了国家安全,要民用供应可以,先撤销对上千家中企的制裁;大豆采购得看美方诚意,南美大豆又便宜又灵活,咱们没必要上赶着买。 芬太尼问题要合作可以,但必须放弃甩锅追责,先把加征的关税撤了。这不是咱们强硬,是美方太霸道,想光占便宜不吃亏,哪有这种道理? 其实最可能的结果就是 “斗而不破”,美方撤销点制裁、降点关税,咱们放宽点民用稀土出口、象征性买个几百万吨大豆,科技领域的核心分歧还是解决不了。 但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中国早就从被动应对变成主动定规矩了,推动大宗商品用人民币结算,现在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比例都涨到 8.5% 了,必和必拓的铁矿石贸易 30% 都用人民币,这就是在削弱美元霸权。 说到底,这场博弈就是霸权主义和合作共赢的较量。美方总想着用关税、制裁逼咱们让步,可时代不一样了,咱们有产业链优势,有多元化布局,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吉隆坡谈判只是个缩影,不管谈多少次,咱们守住核心利益的底气不会变,想让中国吃亏,门儿都没有!

0 阅读: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