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面对过的历届美国总统里,特朗普可能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这近40年来,中国面对的最“危险”总统! 很多人提起特朗普就笑,说他是“推特治国”的商人,没章法、不按常理出牌,觉得他的打压都是临时起意的冲动。这种看法太天真了!他的“危险”恰恰藏在“看似混乱”的表象下——别人还在规则里博弈,他直接掀了桌子,把对中国的遏制从“暗线”拉到“明面”,从“局部限制”变成“系统绞杀”。 2018年3月,这哥们干了件颠覆游戏规则的事:签署备忘录,拿“301调查”当幌子,直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谁都以为是常规施压,没想到他越打越狠,从最初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一路升级到对约37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动手。更讽刺的是,他喊着“减少贸易逆差”的口号,结果美国对华逆差从2017年的3752亿美元,反倒涨到2022年的3829亿美元 。你以为他算错账了?根本不是!他要的不是平衡贸易,是用关税当锤子,砸断中国制造业和全球市场的连接,这招“极限施压”比以往任何总统的“谈判施压”都狠。 2019年5月15日,特朗普又出杀招,直接签署行政令将华为及其70个关联企业列入“实体清单”。这可不是简单的限制,是要断了华为的“粮草”——禁止美国企业在没批准的情况下卖零部件和技术给华为。当时英特尔、高通这些供应商立马停供,要知道光2018年美国公司就给华为卖了 110亿美元的零部件 。更阴的是,他不止打华为,还逼着盟友禁用华为5G,把商业竞争硬扭成“国家安全”议题。以前美国也卡技术,但多是“点到为止”,特朗普是直接下死手,要把中国的科技龙头摁死在摇篮里,这种狠劲前几任总统根本没有。 你敢信吗?他的这些操作不是瞎来,背后有一群“鹰派”智囊在支招。哈德逊研究所这种保守派智库早就把中国定位成“战略挑战者”,其中国战略中心主任白邦瑞写的《百年马拉松》,说中国要取代美国当超级大国,这书直接影响了特朗普的对华认知 。更关键的是“旋转门”机制,很多智库专家直接进了他的政府,政策建议当天就能变成行政命令,这种“思想-政策”的快速转化,让他的打压精准又致命,比那些“议而不决”的政府可怕多了。 很多人拿他和奥巴马比,说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更系统。但奥巴马是“筑墙围堵”,特朗普是“拆墙砸地基”。奥巴马搞TPP,还想靠规则圈住中国;特朗普直接退群,用单边制裁、技术断供、供应链脱钩这套“组合拳”,根本不管什么世贸规则。他甚至放话,再当选就把对华关税提到60%以上,要把世贸组织“炸成碎片” 。这种不计后果的破坏,恰恰击中了全球化的软肋——大家都在按规则玩,突然冒出个掀桌子的,你根本没法用常规逻辑应对。 这里得拆三个门道,不然真看不清他的“危险”本质。第一个是极限施压的破坏性,他把商业谈判的那套“漫天要价”用到国家博弈上,今天加关税,明天禁技术,让对手根本没法预判,疲于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比明确的打压更伤经济。第二个是**“脱钩”的战略误导性**,他喊着“制造业回流”,逼着企业选边站,虽然美国自己损失了70多万个工作岗位、1.6万亿美元经济损失 ,但确实给全球供应链埋了“分裂”的种子。第三个是共识塑造的危害性,他把“遏制中国”从共和党主张,变成了美国两党共识,拜登上台后继续加码芯片禁令、投资限制,说白了就是特朗普开了头,后面的人顺着这条路走,这才是最要命的——他把短期冲突变成了长期博弈。 你当年有没有感受到他的影响?比如超市里进口商品涨价,或者身边做外贸的朋友突然没了订单?又或者看着华为手机从“缺货”到“自研芯片回归”,有没有意识到这场科技战的惨烈?我猜很多人那时候只觉得热闹,没看透这背后是国运级的较量。 别再低估这个“商人总统”了。他不是没章法,是根本不屑于按章法出牌;他不是冲动,是精准计算后的“战略破坏”。他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打破了中美博弈的“潜规则”,把所有遮羞布都撕了下来,让后面的每一届美国政府,都敢更公开、更狠地对华出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