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超过1小时死亡风险上升30%对多数朝九晚五、夜间睡眠稳定的上班族来说,15-30分钟的“充电式午睡”确实最实用。吃完午饭趴在桌上眯一会儿,既能缓解午后的困乏,又不会因为睡太久进入深度睡眠——毕竟被闹钟惊醒后昏沉的“睡眠惰性”,反而会影响下午处理报表、开会议的效率,还可能挤占下班通勤或生活时间。
但对夜间常加班、睡眠不足的人来说,就不能严格卡“1小时红线”。比如前一晚赶项目只睡了5小时,中午若能补40-50分钟,下午写方案时才能避免频繁走神,这种“补觉式午睡”的收益远大于所谓的“风险”,总比硬撑着出错要好。
我们可以根据前一晚睡眠、当天工作强度灵活调整,只要下午不犯困、下班有精力,就是适合自己的午休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