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开心得太早!在我们都在笑话荷兰抢安世抢了个寂寞的时候,没想到商务部部长已紧急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26 18:28:40

不能开心得太早!在我们都在笑话荷兰抢安世抢了个寂寞的时候,没想到商务部部长已紧急出马与荷兰通话,这背后藏着的信号再明确不过,荷兰这番操作绝非一时兴起的闹剧,更不是抢块牌匾充门面那么简单,我们压根儿不能掉以轻心。 安世哪是什么普通的半导体公司,根子上是飞利浦半导体部门剥出来的 “老字号”,手里攥着的 16000 多种产品可不是凑数的杂货铺,全是卡在全球产业链关键节点的硬通货。 2020 年闻泰科技花 340 亿把它收了过来,当时这主儿已经快揭不开锅了,没想到被中方盘活后直接改头换面,2025 年三季度单季营收就冲到 43 亿,净利润 7.24 亿,毛利率稳在 34.56%,硬生生从全球功率半导体第八位蹿到了第三,车规级份额更是从 6% 涨到 12%,跻身全球前三。 更关键的是它的产能根基,东莞的封测厂年产 500 亿颗组件,承担了全球 60% 以上的产能,全球每两辆汽车里就有一辆用着它的芯片,小到发动机控制、刹车系统,大到安全气囊、空调模块,全离不开它的身影。 荷兰这场操作哪是什么一时兴起,分明是场早有预谋的 “精准围猎”。先是 2023 年借着美荷半导体管制的由头,跟安世谈 “治理改革”,表面要设监事会、保独立性,实则要的是监事会一票否决权、成员得经荷兰经济部点头的控制权。 等中方抱着合作诚意提交方案时,他们转头就变了脸,借着美国的 “穿透规则”—— 只要母公司被列入实体清单,持股超 50% 的子公司就得连带受罚 —— 直接动手。 9 月底美国刚出新规,荷兰经济部就搬出冷战时期的《物资供应法》,冻结安世全球 30 个实体的资产和知识产权,三个本该离职的外籍高管上午举报,下午法院没开庭就裁决,暂停中方 CEO 职务、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一套 “行政冻结 + 司法夺权” 的操作一天内搞定,这效率简直是为 “抢资产” 量身定做的。 这背后藏着的心思比想象中深多了,根本不是抢家公司那么简单。一方面是替美国站台打压中国半导体,美国把闻泰列入实体清单后,荷兰早早就跟美方串通,放话 “换中方 CEO 才能给豁免”,说白了就是要借着安世掐断中国车规级半导体的出海链路。 另一方面荷兰自己也有小算盘,欧盟正拼了命搞半导体自主化,安世作为全球 TOP3 的功率半导体供应商,前端设计在欧洲、后端封装在中国,手里还握着一年 110 件的专利申请量,抢过来就能直接补全欧洲产业链的短板,把中国排除在核心供应链之外。 更别提安世背后的资源,生产氮化镓的镓原料中国占全球 95%,封测产能 80% 在中国,荷兰抢控制权,本质是想拿捏住 “中国供应、欧洲受益” 的产业链命脉。 之前有人笑荷兰 “抢了个空壳”,其实是没看透这盘棋的要害。安世中国市场占了近半营收,汽车业务增速超 26%,东莞工厂一停,欧洲车企立马慌了神,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警告 “数周内可能停产”,德国车企更是急得跳脚 —— 他们的供应链早把安世嵌成了刚需,新供应商认证至少要数月,而现有库存撑不了几周。 荷兰敢这么干,就是算准了安世的全球关联性,既想拿它换美国的政策筹码,又想借它巩固欧洲产业链话语权。 商务部部长紧急通话的信号再明确不过:这事儿已经碰了中国产业链安全的红线。中方反手就出了牌,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出口成品,直接掐住了全球产能的 “七寸”。 这哪是简单的企业纠纷,分明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控制权的正面较量,荷兰抢的不是一家公司,是能卡脖子的技术和话语权,要是真让他们得手,后续欧洲在汽车、工业半导体领域只会更肆无忌惮地排挤中国企业。 所以说,千万别再觉得这是 “抢寂寞” 了,荷兰这步棋走得又狠又准,背后的产业链博弈和地缘算计,真得提起十二分精神盯着。

0 阅读:59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