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炉的消息,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了 中美第五场经贸谈判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为什么要选在吉隆坡?因为马来西亚吉隆坡,处于全球芯片封测(封装与测试)市场,占据13%份额。美方想通过此地,秀一把“供应链转移”的实力。但封测不是半导体产业链的核心。 根据2025年数据,中国大陆企业在全球封测市场占37.05%份额,排名第一。而美方只有Amkor一家,排在第三。马来西亚当局也投资了1亿马元,希望推动本地产业发展。 马来西亚封测公司排名第一的,是来自的伟创力,第二名是来自中国的华天科技。马来西亚本土的封测公司只有一家,那就是成立于1992年的FormFactor(形成因素),但这家公司是从收购成立于1984年的米尔科技开始的,米尔科技本身就是来自美国的公司。目前马来西亚在封测领域的IC设计仍然是空白一片。 马来西亚投1亿马元推封测产业,龙头却多是外资,本土企业根基浅还缺IC设计能力。想靠外资带发展,恐难摆脱“引进依赖”,自主发展任重道远。马来西亚当局希望借助伟创力和华天科技,推动本地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但这两家公司更多的是“引进”,并不一定能带动本地人才成长和本地产业发展。 美方在此次谈判中,一再强调“供应链安全”,却不提自己依赖亚洲供应链的关键材料(如高纯度氟化氢、光刻胶等)。根据2024年数据,东方大国占据了全球44%的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依赖的其实也是日本和韩国这条亚洲供应链。 此次中美第五场经贸谈判,持续两天,美方说“部分成果”,但真正的话语权掌握在核心技术掌握者手中,而不是谁在马来西亚做了几个动作。 中美选吉隆坡谈经贸,美方想借当地封测秀“供应链转移”,可中国在封测市场占比快4成,美方就一家企业排第三,这“秀肌肉”有点虚。 马来西亚投钱推封测,龙头却多是外资,本土企业弱还缺关键技术,想靠外人带发展,怕是容易被牵着走。其实不管是美国谈“安全”,还是各国搞产业,光做表面动作没用,真要在供应链里有话语权,还得靠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