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先跟大伙儿说清楚,美国那“欠条”不是随便写的小纸条,是他们政府发的“国债”。简单讲,美国政府每年花的钱比收的税多太多,没钱了就满世界借,发国债就是跟大家说“我借你钱,到期连本带利还”,靠的是美国的国家信用撑着。中国这些年买了不少,最多的时候手里攥着1.3万亿美元的,妥妥是美国第二大债主。 但到了2025年不一样了,美国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连续三个月卖美国国债,现在手里只剩7563亿美元,直接从第二大债主掉到第三了。这就跟你借邻居10万块,结果邻居天天不干活还总说没钱还,你肯定得想办法要么要回来,要么少亏点,不能一直耗着。 为啥中国要卖呢?这里面门道多了。首先是美国自己作,国债总规模都超33万亿美元了,比美国一年赚的钱(GDP)还多,而且两党总为要不要多借钱吵来吵去,动不动就说“大不了不还了”。真要是美国赖账,中国手里的“欠条”不就成废纸了? 再者,这几年中美关系也紧张,美国今天制裁这个中国企业,明天不让卖技术给中国,中国也得留个心眼,手里攥太多美国国债,万一哪天美国耍横冻结了,不就亏大了?所以从2022年开始,中国就慢慢卖美债,同时疯狂买黄金,外汇储备里黄金占比从原来不到2%涨到7%,相当于多存点“硬通货”,心里踏实。 最关键的来了:中国把美国国债卖给了一个本来就欠美国钱的国家,这国家没花美元,直接用人民币买了“欠条”,然后拿着这“欠条”找美国说:“你看,我欠你的钱,和你欠中国的钱,干脆抵了吧,两清。”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用人民币算账,不是以前非得用美元。 比如巴西,去年从中国买了500亿人民币的东西,同时又欠美国300亿美元。中国就说:“你直接用人民币买我手里的美国国债,然后拿这个去抵你欠美国的债。” 巴西一想,这划算啊!既能还美国的债,又不用花那么多美元,还能跟中国处好关系,立马就同意了。 这种操作在“跨境人民币支付系统”(CIPS)里很快就能搞定,2024年这系统处理的钱就有175万亿元,比前年多了43%,可见越来越多国家用这方式。 有人可能问,美国能不同意吗?其实他们拦不住。因为国债本来就是能在市场上随便卖的金融产品,中国是合法持有的,想卖给谁就卖给谁。更重要的是,这操作在动摇美元的“老大地位”,以前不管是借钱还是还钱,全世界都得用美元,现在中国带头用人民币,越来越多国家跟着学。比如俄罗斯、伊朗,本来就被美国制裁,没法用美元,早就想靠人民币绕开限制了。 不过这里也有个绕不开的问题:中国手里现在还有7000多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要是一下子全卖了,美国国债价格肯定暴跌,中国自己也得亏不少钱。这就像两个人在一条船上,你想把对方推下去,自己也得掉下去。 所以中国卖美债是“慢慢来”,比如2025年5月就只卖了9亿美元,没一下子抛完,同时还买欧洲的债券、多存黄金,分散风险,不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其实这场“欠条买卖”背后,是一场没硝烟的变化。以前美国靠美元霸权,想怎么收割全世界就怎么来,现在中国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不是只能用美元。2024年,全球外汇交易里人民币占比从2016年的2%涨到7%,美元占比从88%掉到83%,虽然美元还是老大,但人民币的分量在涨。 而且中国还在搞“数字人民币”,以后国家之间花钱交易,可能都不用经过传统银行,直接用区块链技术就能搞定,更方便。这就像一场较量,表面是卖不卖国债,其实是两种用钱模式、两种经济方式的比拼。美国靠“欠条”撑起来的地位在松动,中国则用聪明办法给全球金融添了新选择。至于最后会怎么样,还得接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