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报名刚刚落下帷幕,听说朋友家孩子报了县里的税务局岗位。这个岗位就招两个人,系统关闭前显示二十八人成功报名。 小伙子现在读大三,是专升本学历,在本地一所三本院校念金融专业。从去年夏天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他们家就住在税务局隔壁小区,要是真考上了,上下班步行只要五分钟。 这种情况正好印证了那句话:应届生报考公务员确实存在天然优势。 二十八人竞争两个名额,表面看竞争比才十四比一,在动辄千人争一岗的国考中显得相当温和。不过数字会骗人,这二十八人里可能藏着好几个连续备考三年的"考场老将",说不定还有几个名校出身的学霸。应届生身份就像游戏里的新手保护期,过了这个阶段往届生就得和全国考生硬碰硬。 小伙子专升本学历在国考赛场不算亮眼,幸好税务局岗位通常只要求本科起步。三本院校背景在面试环节可能吃点亏,但笔试分数才是硬道理。去年夏天开始备考算得上抢先一步,很多考生都是临到报名才匆忙翻开教材。住在单位附近确实是加分项,用人单位都偏爱稳定性高的员工。 不过现实往往比理想骨感。二十八人抢两个岗位意味着二十六人注定要失望,这还没算上那些临时增加的高手。国考就像千军万马走钢丝,有时候差0.5分就能隔开十几个名次。应届生优势最多算是入场券,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公务员考试最残酷的地方在于,努力和回报从来不成正比。可能复习了整整一年,最后败给某个突然开窍的竞争对手。也许笔试成绩名列前茅,面试却遇到更擅长表达的同龄人。这场考试考验的不仅是知识储备,还有心理素质和临场发挥。 家长们的期待往往成为最大压力源。当父母逢人就说"我孩子在备考公务员",无形中给考生套上沉重枷锁。很多年轻人被迫加入考公大军,仅仅因为这是父母眼中的"正经工作"。实际上税务局的工作远没有想象中轻松,加班加点也是家常便饭。 距离考试还剩三十天,现在冲刺还来得及。行测题海战术要继续坚持,申论范文该背还得背。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把这次考试当成人生体验而非终极目标。考上固然值得庆祝,没考上也不意味着人生失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女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备考,男的一般要工作养活自己才行[吃瓜]](http://image.uczzd.cn/2340286839218591001.jpg?id=0) 
									 
									 
									 
									 
									 
									 
								
用户11xxx69
什么地方的,扯吧,现在一般税务1比100都算好了。
用户10xxx24
你怎么知道税务局上班要加班加点,谁告诉你的,别不懂装懂,在这里胡说八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