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机都是一次性的?完工后直接就地掩埋?   盾构机说白了,就是隧道挖掘的“专业

菲菲的信笺 2025-10-27 17:45:06

盾构机都是一次性的?完工后直接就地掩埋?   盾构机说白了,就是隧道挖掘的“专业选手”,工作时它像个“地下建设者”,前面的刀盘不停转动啃噬岩层土壤,后面跟着拼装混凝土管片,把挖好的隧道壁牢牢撑住,防止塌方。   这种边挖边建的高效模式虽然好用,但也给工程结束后的设备处理出了个难题——这么大的家伙,想从狭窄的隧道里完整弄出来可不容易。   确实有部分盾构机最后会留在隧道末端被掩埋。主要是因为有些隧道空间实在有限,比如中国铁建在某城市地铁项目里用的盾构机,隧道直径才6米,机身却占了大半空间。   要是想把它拆出来,就得先敲掉已经铺好的管片,施工团队反复测算,发现不仅要多花一个月工期,还可能让隧道侧壁出现沉降风险。   再加上拆解成本也不低,据中铁装备的数据,一台直径10米以上的盾构机,光拆解费就超千万,算上运输和后续重装的钱,有些项目觉得还不如买台新的划算,综合考量后才选择就地掩埋。   但更多时候,盾构机是能被“救”出来二次利用的。只要地质条件稳定、隧道预留了足够空间,再加上施工团队经验丰富,拆解回收完全没问题。   比如上海长江隧道工程,用的盾构机直径有15.43米,施工前就专门挖了拆解井。工程结束后,工人把主机拆成200多个零件,用起重机一个个吊出来。   其中刀盘、主驱动这些核心部件,经过检测维修后,回收率能到70%,后来还用到了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隧道项目上,省了不少采购新设备的钱。   而现在,这种回收模式越来越普遍,像广州地铁好几条线路,盾构机重复利用率都超过60%了。而且现在国产盾构机技术越来越强,像中铁装备的“京华号”“深江1号”,不仅能应对砂卵石、软土地层等复杂地质,还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拆解起来更方便,核心部件寿命也比以前延长了30%以上,回收利用的价值更高了。   说到底,盾构机埋不埋,全看工程实际需求。掩埋只是特殊情况下的选择,现在随着国产盾构机技术的突破,不仅实现了刀盘、主驱动等关键部件100%自主化,还加入了智能监测系统,能实时掌握设备损耗情况,为后续拆解回收提供精准数据。   可拆卸、高回收的盾构机已经成了主流,像铁建重工研发的盾构机,部分机型回收率甚至能达到80%。这种既保证施工安全高效,又能节约资源的方式,才是现在盾构机处理的真实情况。

0 阅读:39
菲菲的信笺

菲菲的信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