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又稳了!这次轮到欧洲按中国规矩来 安世中国一封邮件,让欧洲客户排队重签协议——人民币结算、动态减量、国内优先,三条新规,没人说“不”。 荷兰政府13天前冻结股权,以为卡的是脖子,结果卡了个寂寞:天津、东莞两座工厂机器没停,欧洲车厂倒先慌了神。德国某巨头电控库存只剩一个月,生产线降速每小时亏百万,采购部电话打到发烫,如今新规一出,他们连夜盖章——“有货就行,人民币就人民币!” 我特别喜欢第二条:统一用人民币。过去咱们出口芯片,要先换成美元再换回人民币,汇率一波动,辛苦钱变纸。现在安世直接把中间商踢掉,客户也得跟着开人民币账户——15%的全球市占率就是话语权:爱买不买,反正找不到第二家。 更关键的是,70%的产能在中国,从晶圆到封测一条龙。荷兰总部拿着设计图就像端着菜谱却没厨房,再高端的配方也变不成米饭。国内新能源去年甩卖3000万辆,智能家居、机器人排单到明年,先保自己人,天经地义。 这场“13天乌龙”给所有玩家提了个醒:违背市场规律的干预,只会加速规则重写。下一次,也许轮到光伏、电池、稀土,甚至大飞机。世界发现,中国产能不是原罪,而是底牌。 那么,你觉得下一张“安世模式”的底牌,会出现在哪个赛道?留言聊聊,一起见证“按中国规矩来”的新时代。
不装了?荷兰经济部长:是我让安世脱离中国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荷兰和欧洲。
【13评论】【6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