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37年,西路军组织部长张琴秋被俘后改名为苟秀英。押解路上,一个女俘频频回头望了她几次,眼里充满了嫉恨:“张部长,你还认识我吗?” 1937年冬天,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作战失败,一批被俘的女战士被押往西宁,在这支衣衫破烂的队伍里,有个叫“苟秀英”的女人。 她看起来很普通,弓着背,手上满是冻疮,脸上又脏又有棉絮,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很多,但没人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女人其实是红军中唯一的高级女将领:西路军组织部长张琴秋。 “苟秀英”是张琴秋为了保命特意用的假名,当时马步芳对红军将领恨之入骨,一直在搜捕相关人员,张琴秋曾经指挥过妇女独立师,名气不小,必须把自己伪装成一个胆小木讷的炊事员才能躲过搜捕。 而不久前,她在战斗中刚生下孩子就失去了孩子,这份悲痛和憔悴也让她的伪装更像真的。 这个“苟秀英”的名字,来自一位已经牺牲的炊事员战友,对张琴秋来说,这不止是个用来掩人耳目的假名,更承载着牺牲战友的遗志,也坚定了自己要活下去的信念。 让张琴秋陷入危险的不是敌人的搜查,而是曾经的同志,在被押解的路上,一个女人带着怨恨的声音传来:“张部长,你还认识我吗?”这个说话的人叫吴金花,之前因为私藏战利品被张琴秋批评过,一直记恨在心,现在想揭发她邀功。 这样的危险不止一次,除了吴金花当面质问,后来还有个叛变投靠敌人的原下属杨绍德,带着马家军的军官来指认张琴秋。 每一次揭发都可能让她身份暴露,后果不堪设想,曾经的革命情谊,在生死关头被有些人当成了换取好处的筹码,让张琴秋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和少数人的背叛不同,更多的战友在默默保护张琴秋,每当有人告密时,周围的女俘们就会立刻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帮“苟秀英”编造身世,用大家的声音盖过告密者的话,战士李大壮甚至直接用武力阻止告密者继续说话,就是为了不让张琴秋的身份暴露。 战友们的守护既有临时的急智,也有提前安排好的计划,有个叫黄光秀的战士,之前被马家军士兵强行娶走,当敌人来指认张琴秋时,她急中生智用一块羊毛毯挡住了敌人的视线,让敌人没法看清张琴秋的样子。 另外,党在西宁有秘密联络点,负责人杨万才和赵全贞夫妇,还以“假家庭”为掩护,暗中为营救张琴秋做准备。 最终的营救计划是由周恩来牵头推动,兰州八路军办事处具体执行的,整个计划利用了国民党中央和地方军阀马步芳之间的矛盾。 当时国民党中央派到当地的特派员想向南京邀功,办事处的人就顺势安排,让特派员把张琴秋当成“主动投诚”的重要犯人秘密带走,这样就避开了马步芳的控制。 在这个过程中,张琴秋配合扮演了“主动投诚”的角色成功从西宁脱身,她走了之后,留在俘虏营里的战友们做了一块写着“苟秀英”的木牌,扔进了死人堆里,这个陪伴张琴秋度过危险的虚构身份在完成使命后,以这样一种悲壮的方式“消失”了。 后来,张琴秋回到了延安,继续投身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还担任了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正是靠着这个虚构身份的掩护和战友们的守护,她才得以熬过最危险的时刻,继续自己的革命道路。 主要信源:澎湃新闻:主播讲党史丨西路军级别最高的女将:张琴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