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峰会为什么要让美国参加?10个成员国明明是东南亚国家联盟,而美国一来就站C位。 这事儿看着是东盟 “给面子”,实则全是现实利益的盘算,美国手里攥着钱、枪和市场,只要东盟想在大国间求平衡、谋发展,就暂时还绕不开它。 先说美国手里的“钱袋子”到底有多诱人,2024年美东盟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额冲到了571.7亿美元,一年就涨了13.4%,这可不是小数目,而且美国还捧着“印太经济框架”(IPEF)这块诱饵,东盟国家嘴上不说,心里都清楚能从里面抠到关税减免、市场准入的实惠,毕竟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 除了生意上的往来,美国的军事“投资”更戳中某些东盟国家的痒处,自2005年以来,光是对外军售就砸了170多亿美元,还掏了4750万美元搞海事安全,帮7个东盟国家升级海上装备,对越南这种对美出口占GDP26.6%的国家来说,美国的经济脸色直接关系到本国饭碗,自然得给几分薄面。 再看那杆“枪”的威慑力,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都扩到9个了,新增的还特意选在吕宋岛和巴拉望省这种敏感位置,明眼人都知道是冲着什么来的,更别提2025年搞的“部队重返太平洋”演习,350架战机撒在50多个点,从阿拉斯加铺到澳大利亚北部,说是检验战术,实则是给东盟秀肌肉。 东盟国家心里门儿清,自家那点国防力量不够看,南海、反恐这些事儿总得找个靠山,美国正好递上橄榄枝,每年搞40场双边军演,派3万兵力陪练,还培训了7.6万名东南亚军事学员,这套安全套餐下来,不少国家就乖乖站到了美国的保护伞下。 至于“市场”这块蛋糕,美国更是攥得死死的,2024年东盟对美商品出口高达352.1亿美元,泰国的制造业、越南的电子产品都指着美国市场活,就拿越南来说,对美出口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要是美国动起关税大棒,整个产业链都得抖三抖。 虽然中国是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但美国在技术标准、高端市场的话语权更重,东盟玩的是“两边下注”的把戏:一边从中国拿便宜的工业品,一边把高端产品卖到美国,缺了哪边都不行,这种经济双轨制让美国有了拿捏东盟的底气,自然能在峰会上抢占C位。 而东盟的“平衡术”说白了就是顺势而为的算计,他们嘴上喊着东盟中心性,实际早就把大国博弈摸得透透的,美国把《东盟印太展望》的原则跟自家战略绑在一起,东盟也乐得当这个传声筒,既不得罪美国,又能借着美国的影响力制衡其他大国。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喊着“不做代理人”,转身还是让特朗普在峰会上促成柬泰和平协议,毕竟美国手里的关税筹码太实在,就连东帝汶刚加入东盟,都得看着美国的脸色,毕竟谁都想从美国的援助和市场里分一杯羹。 说到底,东盟让美国站C位,不过是场利益交换的戏码,美国要的是印太战略的落脚点,东盟图的是钱、安全和发展空间,所谓的“C位”不过是利益天平上的砝码。 这种关系看着热络,实则脆弱得很——一旦美国的援助缩水、市场关门,东盟转头就会找下家,毕竟在东南亚的博弈场上,从来没有永久的C位,只有永远的利益,东盟心里比谁都清楚,跟美国走得近是为了谋发展,不是认大哥,哪天利益不够了,这C位说让就让,美国要是真沉浸于这种虚荣,才是真的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