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讲“鸡兔同笼”,儿子没听懂,老爷子立刻就懂了:孩子没遗传自己的天赋,然后干脆利落地接受了。这事儿换咱普通家长,怕是早慌了神。 咱们总把自己没实现的梦,都压在孩子身上。孩子考98分,眼睛就盯着那2分不放,好像差这2分就没了未来。可你见过那些熬到后半夜学物理的高中生吗?卷子堆成山,考试还是30分,不是不努力,是真的没天赋。 用“努力”逼孩子补天赋的短板,跟逼鱼爬树有啥区别?爬不上去还骂它没用,孩子得多委屈。其实咱们大多人都是普通人,孩子能健康、善良、养活自己,就已经很好了。杨振宁最厉害的不是拿诺奖,是他能坦然接受孩子的普通,这份清醒比啥都珍贵。 你有没有过因为孩子“不够优秀”而焦虑的时候?最后是怎么想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