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桓仁,男子好心借女子13万,她和丈夫立下借据,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写的都很清楚,可到了还款期限,女子摆烂不肯还。男子起诉,告上法庭,法院判女子还钱,败诉后,她提起上诉,另找朋友伪造3张收据,以此证明她,已经归还13万。二次审理后,她再次被要求还钱,女子心有不甘,报警称男子虚假起诉,她又找朋友帮忙,来替自己做伪证。男子被刑事拘留29天,取保候审的他,认为不公,再一次起诉。法院这样判了! “钱我早就还了,是他敲诈!”江女士在法庭上声泪俱下,手里挥舞着三张收据。谁能想到,这出精心编排的戏码,竟让借给她13万的好心人在看守所度过了29个日夜。 2016年6月的一天,徐先生接过江女士夫妇递来的借条。白纸黑字,借款13万,还款日期清清楚楚。他没想到,这张看似稳妥的借条,竟是一场长达九年噩梦的开端。 两年后,约定的还款日早已过去。徐先生每次联系江女士,得到的都是推诿和搪疑。曾经信誓旦旦的借款人,此刻却摆出一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姿态。 “再宽限几天吧,我现在手头紧,又不是不还,你催什么催!”这些成了江女士的标准答复。 无奈的徐先生只好将江女士告上法庭。证据确凿,借条明晰,一审法院理所当然地判决江女士偿还借款。不甘失败的江女士提起上诉,同时开始酝酿一个更恶毒的计划。 她找到了朋友李某,接着,三张精心伪造的收据“诞生”了,上面的签名仿得惟妙惟肖,日期都经过仔细推敲。 “有了这些,看法院还怎么判!”江女士得意地想。 然而法官不是那么好糊弄的。面对专业的笔迹鉴定和逻辑审查,这些粗制滥造的假证很快原形毕露。2019年1月,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接连败诉的江女士非但没有反省,反而变本加厉。一个更疯狂的念头在她脑中形成:“既然法院不信我的证据,那就让警察来信!” 2019年10月,江女士走进派出所,哭着报案:“徐先生虚假诉讼,我早就还钱了!” 她带来的“证人”李某也信誓旦旦地说:“我亲眼看到她还钱的。” 这一次,轮到徐先生措手不及了。尽管他百般辩解,尽管借条真实有效,但在江女士精心编织的谎言前,他还是被刑事拘留。 在看守所的29天,徐先生始终想不通:为什么好心借钱,却落得如此下场?好在,司法机关在深入调查后发现,这已不是江女士第一次伪造证据。早在2004年,她就因伪造企业印章罪被判刑。李某更是前科累累,盗窃、抢劫、故意伤害、妨害公务,堪称“五毒俱全”。 2025年6月,江女士和李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和10个月。 只能说,善良需要智慧的保护,法律需要证据的支持。在伸出援手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些人,会把别人的善良当成可乘之机。 而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来说,这个判决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息:法律不会永远沉默,作恶终将付出代价。只是我们希望,这样的代价,不要再让好人用血泪来换。 信源: 成都商报2025年10月25日——女子借款13万未还,败诉后竟找人作伪证致债主被刑拘29天,犯诬告陷害罪一审获刑2年 文│一阳 编辑│史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