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92年,年仅36岁的主持人董浩,因误食海鲜送来医院时,肝脏已经全部坏死,医生告知仅剩不到8天时间,他在床前对妻子说出这样一段话…… 起因是厦门一场宴席上的一道毛蚶——这道菜没有充分加热,携带了甲型肝炎病毒。 病毒快速侵袭董浩的肝脏,使得他最终确诊为急性肝坏死,他的转氨酶指标飙升到1800以上,很快就陷入了昏迷,送到北京三环的医院时,医生给出了“只剩不到8天”的诊断。 陷入绝境后,董浩自己都放弃了希望,在偶尔清醒的时候,他开始跟妻子张薇交代后事,甚至劝妻子,如果自己真的不在了,就重新找个人过日子,好好生活。 就在董浩的生命快要停止的时候,妻子张薇没有放弃,独自在外为他奔波求救,在那个医疗资源相对紧张的年代,治疗急性肝坏死唯一的办法是持续换血,但血浆非常稀缺。 于是,在北京寒冷的冬天里,张薇骑着自行车,挨个医院跑,成了专门为丈夫寻找血浆的“寻血者”,这段寻血之路充满了艰辛,董浩躺在病床上,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所有的压力都压在张薇一个人身上。 她常常要在医院的队伍里排几个小时,就为了能拿到一袋救命的血浆;还要小心翼翼地瞒着年幼的女儿,不让孩子知道爸爸的病情有多严重; 面对丈夫从病床上传来的绝望话语,她还要强打精神安慰鼓励,正是这份“绝不放弃”的决心,为董浩撑起了一道脆弱却坚实的生命防线。 在与死神抗争的第七天晚上,事情出现了转机——董浩的身体机能开始恢复,他终于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醒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张薇”,这个瞬间也让他彻底明白,家庭和家人的爱比曾经看重的事业和名气都重要得多。 这场大病之后,董浩像变了一个人,以前的他是为《铁臂阿童木》配音、在《大风车》节目里精力充沛的主持人,习惯了高强度工作,饮食也不规律,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 病好之后,他主动减少了工作量,学会了放慢生活节奏,性格也变得平和了很多,把更多时间用来陪伴家人。 对于那段惊心动魄的经历,董浩从来没有对外过多提及,更没说过当时病情有多严重,这不是他忘了,而是他刻意选择把这段经历藏在心里。 他不想靠着“大病幸存者”的身份博取别人的同情,而是想以更从容的“生活家”姿态,过好之后的日子。 三十年过去,退休后的董浩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是一盘做好的毛蚶,配文只有五个字:“一定要煮熟”。 这个看似简单的举动,和1992年那场差点夺走他生命的灾难形成了呼应,他把自己的个人创伤,变成了给所有人的食品安全提醒。 信息来源:鲁中晨报《“死亡率85%”!著名主持人“董浩叔叔”自曝患病经历:已下病危通知!》2024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