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绝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台海生变,我军恐怕将迎来一块硬骨头。 这个“骨头”不是很多人想当然以为的台湾本岛,而是一个位置极其敏感、却常被忽略的小岛——东引岛,地图上看,这座岛只离福建不到50公里,却在军事意义上被台军视为“海峡第一前哨”。 从冷战时期开始,台军就在这里部署重兵,几十年下来,这座面积不大的花岗岩岛屿已经被打造成了密不透风的防御堡垒,岛上不仅建有地下指挥中心、坑道网、防空和岸舰导弹阵地,还设有全天候的雷达和侦察系统,对大陆东南沿海的海空动态实时监控。 一旦两岸出现军事对峙,这座岛就会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解放军的必经之路上,而且还极有可能是整个战局的第一道火线。 最近,多家军情观察机构和权威媒体都在密集分析东引岛的作战价值,这并不是某种巧合,而是源于区域安全局势的真实演化,美国和日本在地区的军事存在愈发频繁,台湾军方则加紧演练“以岛守岛”的作战模式,其中东引岛的角色被反复提及。 它不但能提前侦测解放军从闽东海岸出动的舰队,还能直接协助台岛主力完成预警、拦截和反登陆部署,从现有资料看,台军在东引岛驻扎约3000人,战备物资储量可支持长期孤立作战。 即使主战场在台湾本岛,东引岛也几乎可以独立发挥战力,这样的存在本身就已经让人头疼了,你觉得在真刀真枪的对抗中,该不该先处理这颗“钉子”? 很多人以为打仗靠的是拳头够硬,其实,节奏、情报、节制与推进的顺序才是决定胜负的核心,东引岛恰好掐住了解放军从福建出海的“脖颈”,它离大陆近得惊人,甚至比金门马祖还近,设想一下,一场跨海攻势才刚起步,就被人家在高处用雷达“盯死”,不但你每一步都被提前暴露,甚至你的节奏也被迫受控。 这不是简单的“敌前有敌”,而是你的每一个动作为对方提前预演了一遍,有人说,用火力压制不就行了?可问题在于,它的山体都被掏空,导弹阵地、指挥系统都藏在厚厚的岩层下,导弹轰炸很难做到彻底清除,你要是敢靠近登陆,那更惨,悬崖、重火力、多方掩体,就像冲进一台战斗机器的正面,每一步都得付出不小的代价。 有人还觉得,不就是个小岛吗?可正是这种“小”让它可以做到兵力高度集中、火力集中、目标集中,不像台湾本岛那样地方大、需要分散防御,它把所有资源都拿来专门对付你,这种“拳头效应”才是真正吓人的点。 不只是吓人,它还极度实用,尤其在现代战争讲究效率和信息的背景下,更麻烦的是,东引岛还有稳定补给通道,中柱港能停万吨级船只,哪怕打起来,对方也能借助直升机机场或夜航船完成物资补充。 说得直白点,这不是“点火即弃”的前哨,而是个能打持久战、还能传情报、还能吸引火力的“钉子堡”。 局势要变了,以前我们讲“摁岛打本”,现在看,东引岛这种“哨卡堡”比主战场还关键,打不掉它,推进速度就受限;放任它在背后存在,后路安全就得天天提心吊胆,这不是情绪化的担忧,而是从作战节奏、信息安全、战略推进三方面都可能形成拖拽。 打仗不是谁大谁赢,而是谁先打掉对手的关键环节,东引岛就是那种一旦你忽略它,它就能在你后背扎一下的家伙。 战争不怕难啃的骨头,就怕你一开始就不把它当回事,你觉得像东引岛这种前哨堡垒,该在战役初期就拔掉,还是留作后手处理?欢迎留言说说你怎么看。 真正危险的不是敌人有多强,而是你低估了那个离你最近的人,你认为“前哨堡垒”在现代战争中是否还具有决定性作用?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央广网——海警舰艇编队按一个中国原则环台岛执法管控 在东引岛、乌丘屿附近海域开展综合执法巡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