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7万办婚礼却翻车? 推开后厨门我惊呆了! 上海李女士为婚礼筹备3个月,选了8888元一桌的星级酒店婚宴。当她穿着婚纱期待亲友赞不绝口时,却在敬酒时被告知鸡肉带血。悄悄绕到后厨,眼前竟是一排微波炉和满墙预制菜纸箱,加热后的鸡肉掰开还渗着血水,八宝饭更是从冰柜直接加热上桌。亲友直言“成本顶多2000元”,37万花得比自助盒饭还憋屈。 最让人寒心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酒店的态度。从经理的“没承诺全现制”到总监的“你侵犯名誉权”,甚至发来律师函倒打一耙。当新人要求食品安全和价格说法时,报警被指经济纠纷,12345跟进一周仍无实质反馈。高价婚宴的“高端”到底该体现在食材品质还是营销话术?消费者为“现制承诺”买单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婚礼本是一生一次的仪式感,却成了维权战场。预制菜并非不能用,但明码标价、尊重知情权是最基本的商业道德。当酒店把“特色婚宴”当噱头,用信息差收割新人期待,输掉的何止是一场婚礼的口碑? 你觉得花近40万吃预制菜算“合理消费”吗?新人该继续维权还是忍气吞声?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