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闹钟没响我先醒了——身边3岁的老二还在哼唧着踢被子,客厅里5岁的老大已经举着绘本喊“妈妈讲故事”。顾不上揉掉眼角的眼屎,我趿着拖鞋冲出去,生怕老大把刚倒好的温水打翻。这是我当全职妈妈的第4年,没有周末,没有薪水,连“请假”两个字,都得等老公加班到晚上10点回来,才能敢提一句“想躺半小时”。 总有人说“全职妈妈就是懒,不想上班赚钱”,可这些人从来没见过我抱着发烧的老二,还要给老大煮面条的样子。 去年冬天,老二半夜烧到39度,我裹着羽绒服抱着他往社区医院跑,老公在工地赶工期,电话里只敢说“你先撑住,我明天早班结束就回”。医院走廊里,我抱着娃蹲在长椅上,他烧得浑身烫,我冻得手发抖,那一刻突然就哭了——不是怕累,是怕没人帮。我妈中风后离不开人,婆婆要帮小叔子带刚满月的孙子,身边能指望的,只有自己。 还有人说“娃上幼儿园了怎么不上班?”,这话我听了无数次,连小区保洁阿姨都问过我。可他们不知道,老大上大班每天下午4点放学,老二上托班只收半天,我找过3份工作:第一份超市理货,要加班到8点,没人接娃;第二份家政钟点工,客户要求周末上门,我走了俩娃没人管;第三份电话客服,HR看了我的简历皱着眉说“你好几年没上班,怕是跟不上节奏”。 后来我算过一笔账:俩娃全托一个月3000块,我就算找个月薪4000的工作,扣完社保只剩3000多,刚好够托管费。可家里的衣服谁洗?晚饭谁做?娃晚上想妈妈了怎么办?思来想去,还是咬咬牙留在家里——不是不想上班,是我选不起。 最委屈的不是累,是伸手要钱的那一刻。 上个月给娃买奶粉,货架上198块的进口奶粉犹豫了半天,最后拿了158的国产款。结账时发现钱包里只剩200块,只好给老公发微信:“能不能转500块?买奶粉和娃的作业本。”等了半小时他才回:“怎么又要钱?上礼拜不是刚给过你800?” 我盯着手机屏幕,突然就说不出话了——那800块,交了老大的画画班材料费200,买了全家一周的菜300,给老二买了两双鞋200,剩下的100,我连支50块的口红都没舍得买。不是我不会花钱,是我知道,老公在工地搬砖,夏天晒得脱皮,冬天冻得手裂,每一分钱都沾着汗,我不敢乱花。 有人说“全职妈妈就是在家享清福”,可他们没见过我哄完娃睡觉,还要收拾满地玩具、洗堆成山的衣服,凌晨1点才能坐在沙发上喝口凉白开;没见过我腰间盘突出犯了,还要抱着老二追跑在前面的老大;没见过我看着同学朋友圈里晒出差、晒年终奖,偷偷把自己的朋友圈设置成“仅自己可见”——谁不想穿漂亮裙子去上班?谁不想不用看别人脸色花钱?可我是妈妈,在“自己”和“娃”之间,我只能先选娃。 前几天整理旧衣服,翻出孕前穿的连衣裙,腰围已经紧得拉不上拉链。老大指着照片里的我说“妈妈好漂亮”,我摸着他的头笑,眼泪却差点掉下来。原来我也有过职场上的高光时刻,也有过每月发工资就去买新衣服的日子,只是后来有了娃,我把“自己”藏在了“妈妈”这个身份后面。 其实全职妈妈从来不是“没工作”,我们只是把办公室换成了厨房和客厅,把KPI换成了娃的体温和成绩单。我们没有薪水,却全年无休;我们没有职称,却要会做饭、会哄睡、会辅导作业、会处理家庭矛盾。我们不怕累,怕的是没人懂——怕老公说“你不就带个娃吗”,怕外人说“你就是懒”,怕娃长大后说“妈妈你怎么不上班”。 如果你身边有全职妈妈,别再问“你怎么不上班”,也别再说“你真轻松”。给她递一杯热水,帮她看会儿娃,比什么都强。 毕竟,每个为家拼尽全力的妈妈,都不该被说成“懒”,更不该被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