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

亨克孤独 2025-10-30 16:30:35

一位俄罗斯专家一语中的:“不论是伊朗还是俄罗斯,都存在一个错觉,那就是只要他们躺下,欧美就会去打中国,而中国需要他们,无论他们做什么,中国都应该出钱,出力!”   马斯洛夫的这个观点戳中了伊朗和俄罗斯决策层的一个老毛病:觉得自家一松懈,西方就会扑向中国,中国为了自保,得无限度拉他们一把。这位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的东方学专家,算是把这种自我定位的偏差看透了。   俄罗斯决策层常琢磨着,自己在俄乌冲突里扛着西方制裁,就是在给中国挡枪。他们认定只要自己松劲,美国立马会把全部精力转向亚太围堵中国。这种想法让他们对中俄合作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俄罗斯每年跟中国的贸易额确实不低,前些年就达到过860亿美元,跟它对整个欧洲的贸易额持平。但他们有意忽略了另一个数据:这个数额在中国的全球贸易里占比还不到2%。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还是美国、日本这些国家,光中韩贸易额就有3000亿美元,是中俄贸易的好几倍。   更关键的是能源领域,俄罗斯有人曾想过靠油气管道拿捏中国,可中国早就铺好了多元化的采购路数。中国一大半石油从哈萨克斯坦进口,还从加拿大、沙特等国进货,根本不存在被俄罗斯“卡脖子”的情况。马斯洛夫早就说过,中国的经济扩张是为了解决自身问题,不是靠谁来续命。   俄罗斯的错觉还体现在对援助的认知上,这几年俄罗斯军费占财政预算的比例飙升到41%,民用制造业萎缩了12%,超市里全是价格翻倍的中国替代品。中国持续的经贸合作帮他们缓解了不少压力,但俄罗斯决策层似乎觉得这是理所当然。他们一边依赖中国市场,一边还留着跟欧美的联系后门,从没真正全身心投入合作。   伊朗的心态更明显,伊朗把中国持续采购石油当成了“定心丸”,要知道石油出口是伊朗经济的命根子,美国制裁的核心就是卡断这条命脉。中国的采购等于是给他们的经济续了命,2021年签的中伊25年战略合作协议更是实打实的支撑。   可伊朗却拿着这份支持不当回事,中伊合作的港口项目推进得慢如蜗牛,中方投石问路的投资总被反复修改方案,搞得像永远完不成的装修工程。   而西方对中俄伊的策略本就不一样,根本不存在“打垮一个再打另一个”的固定顺序。美国对中国主要搞经济战,对俄罗斯是制裁施压,对伊朗则动过军事威胁的念头,这都是根据各方实力和地缘价值制定的方案。   中国从来没把谁当成“挡箭牌”,中方给的支持都是基于互利共赢,不是无条件的“输血”。俄罗斯得靠中国市场消化能源和矿产,伊朗得靠中国采购维持石油收入,这些本质上是合作,不是谁对谁的“施舍”。   马斯洛夫点破的误区,其实是伊朗和俄罗斯把自身战略价值抬得太高了。中国的底气来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庞大的内需市场,不是靠谁来“牵制”西方。他们要是一直抱着“中国必须帮我”的错觉不放,最后只会发现,务实合作才是长久之计,自我感动式的“挡枪”根本站不住脚。  

0 阅读:66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