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国民党新七军长李鸿(黄埔5期),在长春投诚后,解甲归田后回湖南老家,1950年受孙立人邀请由香港转道去台湾投靠老上级,这都很正常吧,神操作来了,结果到了台湾,受孙立人案牵连入狱。由于拒不认罪,被台湾军事法庭长期关押。 李鸿出生于湖南湘阴,早年家境清寒,1925年考入中央警官学校,次年转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科。毕业后,他投身军旅,1927年参加龙潭战役,指挥工兵修筑阵地,积累实战经验。1932年,孙立人组建税警总团,李鸿加入,任机枪连连长,此后跟随孙立人十年,负责部队训练与后勤。抗日战争爆发,税警总团编入第九集团军,李鸿的连队在淞沪会战中坚守刘家宅阵地,三次失而复得,腿部中弹仍指挥反击。1940年,税警总团恢复,他升任教育长,监督学兵操练,确保部队纪律严明。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团部改编新一军新三十八师,李鸿出任114团团长,随军入缅作战。在仁安羌战役中,他率队侧翼迂回,破坏日军补给线,助英军脱困,获罗斯福总统银星勋章。孟关攻坚战,他指挥攀崖突击,炸毁敌堡垒,缴获大量武器。这些战绩让他声名鹊起,盟军称其为东方战术高手。1943年野人山战役,他领队穿越密林,击溃日军中队,夺取四座山头。 胡康河谷对峙中,部队分散隐蔽反击,12月驰援于邦,击败包围敌军。1944年孟阳河渡河作战,他稳住阵脚,控制河谷要道。6月孟拱总攻,炮火覆盖后部队冲锋,攻克市区。8月密支那战役虽失守,但师部休整时他巡视分发补给。10月进攻八莫,逐屋清剿,12月克城,当地公路以孙立人命名,马路冠李鸿之名。1945年抗战胜利,他升新一军新三十八师师长,战功卓著。 1946年2月,新一军开赴东北,参加内战,李鸿率部乘火车北上,8月进驻长春,任永吉城防总指挥。部队囤积粮草,加固工事,准备长期对抗。1947年4月,孙立人免职,潘裕昆接任军长,李鸿继续驻防。1948年春,长春外围炮声逼近,新七军布防壕沟,城内水源渐枯,饥饿流行。5月围困加剧,7月街巷倒毙增多,9月伤寒肆虐,李鸿本人染病。10月17日,六十军起义,19日郑洞国下令停止抵抗,第一兵团与新七军放下武器。李鸿被俘,送往医院治疗,痊愈后谢绝任职,收拾行囊南下。抵达湖南湘阴,他换上布衣,扛锄务农,教村童识字,修渠助乡亲,与父亲对弈度日。 1950年3月,旧部携孙立人信件前来,邀其赴台共谋大事。李鸿卖田换路费,4月经香港转机抵达台湾。孙立人陪同进官邸,蒋介石接见,拟任军官学校校长或新军军长。他走访旧识,计划重返军旅。5月底,军情局突袭逮捕,以匪谍罪名押入黑牢。审讯中,他遭老虎凳、铁针刺指甲、辣椒水灌鼻等刑求,双腿肿胀,手指出血,却始终否认。妻子马真一亦被捕,孕中分娩于狱。孙立人求情担保无效,陈鸣人、彭克立、曾长云陆续抵台落网,四人隔墙传话,坚持无罪。1951年3月,四人定匪谍,其他军官连坐,移押龙潭卧龙庄,铁链锁脚,日复一日牢饭度日。 孙立人案源于蒋介石对孙立人兵权与亲美背景的忌惮,1955年兵变案爆发,孙立人革职软禁。李鸿案被视为序曲,军情局刑求旨在牵连孙立人,但他拒不认罪,强调孙无辜。案件拖延16年,1966年军事法庭开庭,以弃守长春为由判无期徒刑,不久减为25年有期。狱中,李鸿面对灰墙铁窗,摩挲旧书,回忆军旅。1975年7月14日,蒋介石逝世后刑满释放,头发花白,身躯佝偻,安置屏东乡下。晚年靠补助度日,步街买菜,翻泛黄军书。1988年8月15日,病逝屏东医院,终年85岁,骨灰后迁湖南烈士公墓。 李鸿一生抗日有功,长春投诚避伤亡,赴台重义,却遭政治清算。国民党当局借弃守长春背锅,实为白色恐怖下法律工具化,证据不足仅凭需要定罪。他宁受酷刑不屈,坚守军人尊严,用25年牢狱对抗时代荒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