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深夜迎三大利好:科技赛道获强支撑,10月收官战能否反攻?10月30日,A股

戴财品商业 2025-10-31 01:03:53

A股深夜迎三大利好:科技赛道获强支撑,10月收官战能否反攻?

10月30日,A股市场呈现量价背离态势,沪指失守4000点大关跌至3986.9点,2.42万亿元成交额背后是超4100只个股下跌的冷清盘面。而盘后密集落地的政策公告与业绩快报,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央企510亿战新基金官宣启动、半导体龙头三季报净利暴增、央行单日投放近4000亿流动性,三大利好精准锚定科技赛道,力度远超市场预期,10月31日收官战能否借势反攻成为市场焦点。

一、政策真金白银加码,科技攻坚获立体支撑

10月29日深夜,国务院国资委公告显示,由中国国新受托管理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正式启动,首期规模达510亿元且具备全面投资条件。出资阵容堪称豪华:中国国新牵头出资150亿元,中移资本、中石化资本、中石油昆仑资本等龙头央企投资平台跟进,北京金融街资本等区域力量加入,形成"国家级资本+产业资源+地方落地"的支撑体系。

投资方向直击产业痛点,明确将人工智能、半导体、高端装备、量子科技列为核心赛道,重点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与国产化替代项目,与"十五五"规划中"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发展"的部署高度呼应。业内测算,此类央企基金通常可撬动3-5倍社会资金跟进,后续有望为科技赛道注入超2000亿资金,远超2024年同类基金带动效应。

政策叠加效应更显重磅。一周前工信部刚将半导体设备采购补贴比例从25%提至40%,如今战新基金落地形成"补贴降成本+直投补缺口"组合拳。对比2024年政策节奏,当前密集度显著提升,西部证券等机构深夜快评指出"政策底已夯实"。

二、三季报验证高景气,半导体全链条业绩爆发

三季报数据彻底打破"科技股只炒概念"的质疑,成为赛道走强的硬核支撑。10月21日以来,半导体板块龙头密集披露业绩,净利翻倍成为常态。AI芯片龙头寒武纪表现尤为亮眼,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同比暴涨2386.38%,净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幅达321.49%,思元590芯片拿下字节跳动、阿里大额订单,还跻身中国移动、工商银行集采名单,存货规模环比激增40%显示交付无忧。

产业链共振特征明显:功率半导体龙头闻泰科技净利润同比增长265.09%,车规级芯片切入比亚迪供应链;海光信息三季度单季营收突破40亿元,手握28亿元合同负债,阿里单家订单达28亿元用于通义千问训练。上游刻蚀机企业市占率突破30%,中游存储主控芯片全球市占率第二,下游AI服务器芯片需求同比增54%,全环节均有业绩支撑。

统计显示,半导体板块三季度整体净利润增速达28.7%,远超全部A股12.3%的平均水平,其中AI算力、半导体存储细分领域增速分别突破40%和35%。多家公司财报提及订单排期已至2026年一季度,高景气度至少延续至明年上半年。

三、资金与流动性共振,内外资加仓科技主线

政策与业绩的双重利好已反映在资金流向上。10月30日大盘回调期间,半导体、计算机两大科技板块逆势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80亿元,光模块、量子科技细分方向净流入均超50亿元,显现机构提前布局迹象。

北向资金动向更具风向标意义。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接近2.59万亿元,连续三个季度增长,其中电子行业持股市值从2333.6亿元飙升至3915.36亿元,环比增幅67.78%,超越银行成为第二大重仓行业。10月30日盘后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尾盘继续加仓科技股,中芯国际、立讯精密分别获净买入9亿元和7.2亿元,延续三季度以来的加仓节奏。

流动性环境持续宽松为行情护航。10月30日,央行开展29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与1050亿元14天期逆回购,合计投放3950亿元,创近期单日操作规模新高。这已是央行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净投放,叠加10月27日9000亿元MLF操作,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为科技成长股估值扩张提供支撑。

四、收官战反攻关键:紧盯三大盘面信号

三大利好共振下,收官战能否实现反攻,需重点关注三大信号:

1. 量能放大强度:10月30日两市成交额2.42万亿元,但集中度较高。历史经验显示,突破4000点需科技板块成交量占比从28%提升至35%以上,若能带动整体成交额维持在2.5万亿元以上,反攻成功率将大幅提升。

2. 4000点关口攻防:沪指收于3986.9点,距离4000点仅一步之遥。若能放量突破并站稳该关口,将扭转弱势格局;若冲高回落跌破3950点,可能引发新的抛压,而科技龙头集体表现是破局关键。

3. 板块联动效应:需形成"算力硬件领涨、半导体跟涨、航天科技助攻"的格局。当前AI硬件、半导体存储、量子科技已有联动迹象,若能实现全赛道共振,将有效带动市场情绪回升。

五、机构展望:短期修复确定性强,长期锚定主线

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市场情绪修复确定性较强,但难现单边暴涨。多家券商快评指出,政策与业绩双轮驱动下,科技成长板块有望成为反攻先锋,沪指大概率向4050点附近发起冲击,但需警惕高位股风险——寒武纪、闻泰科技等龙头动态市盈率已达65倍以上,接近历史90%分位,短期或有资金兑现利润。同时,需关注隔夜美股科技股表现及北向资金流向,防范外资阶段性撤离干扰节奏。

操作层面,机构建议采取"核心+弹性"配置思路:稳健型聚焦业绩确定的AI硬件龙头与半导体设备企业;进取型可适度布局量子科技、商业航天等政策敏感板块,但仓位需控制在2成以内,避开无业绩支撑的纯概念标的。

结语:利好托底,理性应对行情

深夜落地的三大利好,为低迷市场注入暖意。政策背书、业绩兑现与资金回流形成合力,使科技赛道成为收官战反攻的核心抓手。但需清醒认识到,A股不存在"必涨"行情,利好转化为涨幅仍需资金认可。

投资者可紧盯核心信号:若沪指放量突破4000点且科技板块成交额占比提升,可适度加仓;若冲高无量回落则保持观望。长期来看,"十五五"规划明确高端制造战略地位,叠加美联储降息周期红利,科技成长赛道长期逻辑未变,短期震荡或为布局提供机会。10月收官战既是本月行情总结,更是后续趋势指引,政策托底与业绩兑现的双重支撑下,市场有望逐步修复上行。

0 阅读:0
戴财品商业

戴财品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