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话一出,欧洲要坐不住了 10月30日,俄罗斯中央银行行长纳比乌林娜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俄罗斯经济没有出现衰退迹象,她呼吁各方对这类言论保持谨慎态度。 这话像一记重锤,直接砸在了欧洲对俄制裁的“预期泡沫” 上。 毕竟欧洲吆喝着制裁了这么久,一直等着看俄经济崩盘,结果人家非但没倒,反而活得比不少欧洲国家还稳当。 纳比乌林娜敢这么说,可不是空口白话,全靠实打实的经济表现撑着。 最显眼的是制造业,之前大家都觉得俄罗斯工业离了西方技术就得歇菜,可实际情况是工厂开足了马力。 机械制造领域增长势头尤其猛,小到汽车零部件,大到工程设备,产量都在往上走,连计算机和电子设备生产都跟上了节奏。 这背后是俄罗斯把之前依赖进口的环节慢慢换成了本土供应,虽然过程费劲,但实实在在顶住了压力。 能源这块更能说明问题,欧洲原本想靠切断能源贸易卡死俄罗斯,结果人家转头就把石油、天然气卖到了亚洲市场。 原来的供应渠道变了,但收入没降反升,采矿业的降幅都控制在了极小的范围里。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早就搞了储备多元化,还和贸易伙伴搭起了自己的支付系统,就算西方冻结资产、踢出国际清算体系,也没打乱自家金融节奏。 纳比乌林娜之前就说过,这些储备足够应对风险,底气藏都藏不住。 反观欧洲,制裁的刀子没伤到俄罗斯,倒先割了自己,天然气价格飙涨了好几倍,普通家庭过冬账单翻番,企业更是苦不堪言。 德国汽车业最惨,丢了俄罗斯这个大市场,2024 年一下子裁了好几万人,电动车市场还被中俄品牌抢了份额。 法国过半民众都支持恢复对俄贸易,连德国工业联合会都公开喊着别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显然大家都明白,再这么耗下去吃亏的是自己。 纳比乌林娜的表态,等于直接戳破了欧洲营造的 “制裁有效” 假象,之前欧洲总渲染俄罗斯经济要崩溃,既是给自家民众打气,也是为了凝聚制裁共识。 可现在俄 GDP 连续两年增长,名义规模还创了历史新高,甚至超过了不少发达经济体的增速。 这种现实反差,让欧洲的制裁说辞变得像个笑话,也让内部的分歧越来越明显。 有人可能会说俄罗斯有通胀问题,确实,通胀率比目标高不少,央行还为此加息到了高位。 但纳比乌林娜早有应对,明确要长期维持高利率给经济降温,而且她心里有数,这是经济过热带来的问题,和衰退是两码事。 欧洲坐不住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策略失灵了,原本想靠制裁逼俄罗斯让步,结果没能动摇对方根基,反而暴露了自身在能源、产业链上的脆弱。 纳比乌林娜的一句话,不过是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而已,接下来欧洲要面对的,可能不只是如何应对俄经济的韧性,还有怎么收拾自家因制裁搞砸的烂摊子。 参考资料:界面新闻《俄央行行长:俄经济没有出现衰退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