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飞离东京瞬间 日本突然反水 高市早苗要动真格?   特朗普的专机刚滑出东京

波览历史 2025-10-31 11:57:19

特朗普飞离东京瞬间 日本突然反水 高市早苗要动真格?   特朗普的专机刚滑出东京羽田机场跑道,日本政府就放出了一个让华盛顿始料未及的消息:首相高市早苗明确拒绝停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   这个在会谈中还为特朗普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午餐特意准备美国大米的日本首相,转头就对美国的核心要求说不,这波操作像是一场算准了时机的战略博弈。   看德国这两年的遭遇,就知道日本为啥不敢轻易点头。俄乌冲突后,德国跟着美国对俄能源实施制裁,迅速切断了廉价的俄天然气供应,结果付出了惨痛代价。   能源价格飙升让汽车制造、化工这些支柱产业成本高企,企业破产数量创下八年新高,经济一度陷入衰退,工人罢工潮更是接连不断。   美国却借着这个机会,把高价液化天然气卖到欧洲,一艘船就能净赚超过1.5亿美元,成了最大赢家。日本显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知道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很可能会重蹈德国的覆辙。   高市早苗的拒绝,本质上是戳破了美国的“双重标准”。美国一边敦促日本停购俄能源,一边却在大力推销自家的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项目。   这个项目预计要花440亿美元,最快2031年才能投产,即便建成,价格也远高于俄罗斯的供应。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早就放话,这个项目会和对日贸易谈判挂钩,言外之意很明显:想避开关税大棒,就得掏钱投资美国能源。   这种“一边堵路一边卖路”的做法,日本心里门儿清,自然不会乖乖就范。   真正让日本硬气起来的,是“萨哈林2号”项目背后盘根错节的利益捆绑。这个位于俄罗斯萨哈林岛的巨型项目,可不是简单的能源买卖。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控股一半以上,日本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分别持有12.5%和10%的股份,就连壳牌也曾长期持股。   2022年壳牌退出时,日本企业顶着压力留了下来,因为这个项目供应了日本近九成的俄液化天然气,直接关系到国内三成的发电量。   要是现在停购,不仅企业的真金白银打了水漂,还得面对电价飙升的民生危机,高市早苗刚过六成的支持率根本经不起这样的冲击。   这种利益捆绑带来的隐性阻力,美国其实也心知肚明。“萨哈林2号”的天然气要运到日本,只需要短短几天航程,而且供应稳定,这是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液化天然气难以比拟的。   关键是,项目合同大多要到2028年以后才到期,日本即便想找替代源,也得等阿拉斯加项目建成,这中间的时间差根本无法填补。   美国嘴上施压,实则也在为日本留了余地,毕竟比起一时的能源制裁,让日本长期购买美国能源、配合印太战略才是更重要的目标。   高市早苗的时机选择堪称精准。10月15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首次施压时,日本只含糊其辞说要和七国集团合作,并未正面回应。   10月28日与特朗普会谈时,她当面说明难处却不公开,等到特朗普离开后的第二天才由政府官员披露立场。   这种“人走茶凉”式的表态,既避免了当面撕破脸让特朗普下不来台,又能给国内民众和企业一个明确答复,可谓一举两得。   她那些讨好特朗普的举动,与其说是顺从,不如说是谈判桌上的“润滑剂”,为能源问题上的拒绝缓冲压力。   日本的底气还来自国内舆论的转向。这几年日本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度持续下滑,有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人不相信美国会在紧急时刻真正保护日本,近七成的人主张外交自主。   特朗普访日期间,首相官邸外的抗议声和网络上数十万点赞的批评帖,都在清晰传递一个信号:民众已经受够了为美国的战略买单。   高市早苗的拒绝,刚好迎合了这种民意,既巩固了自身支持率,又不用背负“背叛盟友”的骂名。   美日同盟从来都是一场精准的利益交易,不是谁依附谁的关系。美国需要日本充当印太战略的棋子,就得容忍日本在民生领域守住底线。   日本需要美国的安全保障,就得在贸易、军事等领域做出让步。   高市早苗的“反水”,不过是把这种交易的本质摆到了台面上,她给足了特朗普面子,却没打算让出日本的核心利益。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来评论区聊聊。   信息:最新爆料:高市早苗当面拒绝特朗普,“请求美国理解”;此前因夸张表现受日本网友质疑 2025-10-30 09:38·红星新闻

0 阅读:23
波览历史

波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