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又不淡定了:不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吗? 赵少康对着大陆“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表述反复发难,直言反对任何武力选项。 可他一边为黎智英入狱鸣不平,一边在国民党内挑动对立的操作,让这套和平论调越品越显矛盾。 尤其是郑丽文当选党主席后喊出“两岸同属一中”,赵少康立刻公开建议她“降低亲中力量”,这种动辄拿两岸议题做文章的姿态,早已跳出单纯的和平呼吁,露出了立场与利益的深层绑定。 赵少康始终把“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当作核心论据,甚至反问“就算是台独分子,不也是中国人吗?怎么能动手?”。 这套逻辑看似站得住脚,却刻意割裂了这句话的完整背景,毕竟大陆从未说过要对普通台湾同胞动武。 之前国台办发布会就说得很清楚,保留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搞分裂的势力和外部插手的势力,从来不是无辜民众。 赵少康对此选择性无视,只截取对自己有利的半句做文章,本质是偷换概念。 值得细究的是,他口中的“中国人”边界,在现实中的遭遇里更显荒诞。 台退役陆军中将高安国因为公开支持统一、反对台独,2025年10月被台当局以莫须有罪名判了七年半,连家属都受牵连。高安国用行动践行“中国人”的认同,换来的却是牢狱之灾。 而黎智英这种被揭露和外部势力勾连、破坏香港稳定的人,赵少康早年却公开为他入狱表达不满,将其纳入自己“中国人”的保护范畴。 同样是“中国人”的身份,在赵少康那里,却因为立场不同有了天差地别的对待,这样的双重标准,让和平论调失去了根基。 赵少康的这套立场,还藏着对台湾民意的刻意曲解。他反复强调“台独是少数”,可实际民调数据藏着更复杂的现实。 台湾18到35岁的年轻人里,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不到三成,甚至有三成八的人倾向“急独”;反观65岁以上的群体,一半以上更愿意“维持现状”。 这种明显的代际分裂,说明分裂思想正在年轻群体中蔓延,绝非“少数”那么简单。 赵少康故意忽略这种代际差异,把老年人的保守心态当成整体民意,无非是为自己“维持现状”的立场找借口。 可他没说的是,这种“不统不独”的现状,正在让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越来越模糊,反而在积累未来的风险。 赵少康的言论背后,还绕不开他自身的利益链条。作为曾经的中广董事长,他名下的媒体长期靠两岸对立话题吸引流量。 打开他主持的节目就能发现,越是炒作“大陆威胁”“亲中危险”,收视率和讨论度就越高。 202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时,他原本有意参选,最后却因为“中广股份需出脱”的顾虑退选,这种商业利益与政治立场的纠缠,让他的和平呼吁很难摆脱投机色彩。 台湾网红陈之汉就曾直言,赵少康反对“亲中”,本质是怕两岸关系缓和后,自己靠对立议题维系的媒体流量会崩盘。 事实也印证了这一点,郑丽文成立两岸青年交流委员会后,一周内报名人数破五千,这种旺盛的交流需求,直接戳破了他“亲中失民心”的谎言。 赵少康对外部势力的态度,更暴露了其立场的虚伪。2025年美国通过“豪猪战略法案”,把对台军售流程简化到和北约盟友一样,截至10月底,美国对台军售的积压订单已经超过215亿美元,台当局为此背上的债务累计突破两万亿新台币。 这些不断运抵台湾的武器,正在把宝岛变成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可赵少康从未公开批评过美国的干涉行径,反而在节目里炒作“台军有能力应对威胁”。 他对美国军售引发的和平风险视而不见,却对着大陆针对分裂势力的威慑反复发难,这种双重标准,早已让他的和平论调失去了说服力。 国台办发言人29日明确说,和平统一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相向而行。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这句话的核心,是需要两岸都正视分裂与干涉对和平的破坏。 赵少康要是真认同“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就该像郑丽文那样推动两岸交流,像高安国那样坚定维护统一认同,而不是在党内挑动对立、为分裂势力站台。 他当前的种种操作,不过是想在两岸议题上保住话语权,维系自身的政治与商业利益。

 
									 
									 
									 
									 
									 
									 
									 
									 
								
凡事愿讲个理
首先你要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再说打不打的话题,平时你喊不是中国人,要打仗了你又反过来说,把别人当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