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釜山会晤结束,美财长连说两个“非常”,特朗普能否如愿? 釜山这场见面,两小时,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位置,像是把要紧的话摊开了一点,又像把关键的那口气收住了点,能谈成这件事本身就说明一件事,特朗普肯来,中国肯谈,桌上的牌先按住一手,摊牌往后挪一步,这是在对峙里的一个技术性喘口气,不是和解,是把节奏放慢一点点。 动向看得很直,消息最先从美方出来,还是特朗普在记者会上先放出来的,中方这边到会前一天才点名确认,没有铺垫,没有阵仗,摆的是务实的姿态,来就谈,场面不搞,这里面的意味不难识别,特朗普手上有个急,他要一个能回去交待的突破口,中国这边盯的是他拿什么上桌,愿不愿意谈是一层,拿不拿得出东西是另外一层。 安排也有意思,地方不在华盛顿不在北京,落在韩国釜山,靠边一点的点位,时间不到两小时,干脆利落,结果不公开,联合声明也没有,调子压得低,这种做法更像是把底线放在台面上给对方看一眼,不是拿成果上台灯光一照的那种场合。 美财长贝森特会后对记者连用了两个非常,非常坦诚,非常务实,这种说法不是空话,像是在丢面包屑,务实这仨字落在中美桌上常常就等同于不谈价值观,不碰制度,不绕民主,直接往能换的东西上靠,贸易,稀土,芬太尼,特朗普的行事路数也就这样,要结果,不在乎过程好不好看。 结合这阵子的动作,底下大概已经把几条线画出来了,中国在有条件的前提下松一松稀土出口的阀门,这条对美国的产业链太关键,电动车,军工复合材料,绿色能源,一条条都离不开,美国本土稀土开采还在起步,真正替代的路还长,中国只要拧动一下开关,谈判桌上的分量就变了,这一边松,另一边就有换头。 能换回来的牌面很直观,农产品的订单先落下去,大豆会在里头,关税往下调一部分,农业州能感到变化,票仓跟着稳一点,科技那边非核心的口子可能微调,EDA软件里边不尖的部分,低端光刻胶的设备,甚至通过第三方的转口灰度放行给出一点空间,结构性卡位不动,战术性松手让你喘气,这种组合常见。 芬太尼被特朗普摆在发布会的显眼位置,话里是希望中国加强源头打击,中国这边配合的意愿一直没否过,但前提要摆好,互相尊重,不当替罪的兜底,这个议题上可能再次明确源头协作和打击非法制售,美方配合把议题从政治喧哗里拿出来,成立一个新的合作机制也不稀奇,运转归运转,对外不炒作,这块不算交易的核心,却能让特朗普回去有话可说。 这次没签协议,可方向和红线其实已经刻在后续谈判的路牌上了,中美在这个层级能安安静静坐下来把务实放在前面,本身就算一份进展,背景一边风格冲,另一边立场稳,能把火候往中间调,缓冲就出来了,眼下的问题没解开,但两边显然有个共识,别在这个时间点把它推到爆点上去。 会后看两边气口,美方对外是非常满意,坦诚而且有成果的表述挂在嘴上,中方这边还是低调,不渲染,不定性,话说得短,路走得稳,这背后的用意也清楚,美方需要把段落讲圆,回国内交差,顺带把票圈稳住,中国要的是节奏感,不提前下水,不留把柄。 落到特朗普想要的那一栏,既像拿到了点东西,又有明显的空白,他见到了中方最高层,这个会本身就能回去展示,稀土,农产品,芬太尼的口头框架凑出一个可讲的故事,镜头前一句搞定中国的说法就有了支撑,芯片这条主线没撬动,关键技术和限制没松,政治立场这边中国保持中立不站队,联合声明没有,镜头里的胜利姿态也没出现。 更贴切的比喻像是把温度向上调了一小格,冷得久了再往下结冰,两边的代价都大,桌子重新摆好,椅子拉出来,牌还在手心捂着,出牌的顺序也没改,不把底牌亮出来,不是终点,也不算拐点,只是战略竞争的路上多了一块缓冲带,值得看,别把期待往上架得太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