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展示满墙书架,总有人问我读了多少书。我说:“1000册吧,也许还没有。”
问的人不免失望,觉得我买书不看,不仅浪费,还有以书钓誉之嫌。其实说读了1000册,也有水分:我把这些年读的诗集(总有两三百种吧)全算进去了。
我读书不算多,这些年读书,都是见缝插针:下班后,通勤中,排队时。能读一页算一页,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雨果、门罗、库切、帕慕克、石黑一雄,都是这样读完的。
伍尔夫说阅读是了解人类处境的“千奇百怪”,布鲁姆说读经典是让人“善用自己的孤独”,我都心有戚戚。前些天看到一句话,“我不停地阅读,只为理解自己的痛苦”,也深得我心。
理解痛苦,并将个体的痛苦置于更广阔的背景,这是一种积极的消化;阅读之外,酒也有此作用。所谓“举杯消愁”,消的岂止是个人的愁绪,而是古往今来的“万古愁”,这也是广阔背景之一种。
2021年,刚当读书博主,我去四川泸州,参加“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在泸州的沱江边,我想到了那句后来放在签名页的话:读不进去就写,写不出来就读。
把读和写置于如此重要位置,想要处理的,又何尝不是自己的痛苦。
阅读,是以千奇百怪的人类处境理解自己的处境;
写作,是以自己的处境理解人类千奇百怪的处境。
这些年,写诗为主,诗的高浓度经验,恰好装得下我的经验。我曾写过一组未完成的诗,从“浓度”这一角度,谈诗、酒与人生的关系——人生平凡,高浓度的时刻都是闪光时刻,抚慰、温暖我们疲惫的身心。
2021年泸州之行,有一个调酒的体验环节:窖龄400年、储存了50年的调味酒,与窖龄200年、储存了5年的基础酒,调制出一款属于自己的酒。我于酒本无研究,但调制过程里,我从酒香里感受到了跨越时间的芳香——这种香味,以及我在书页里闻到的纸的味道(也许还有油墨的清香),都能让人久久回味,并且心生温暖。
今年,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已经第九届了,这一届还有一个“为家乡写诗,赢浓香好礼”的活动,为你的城市写诗,有机会获得国窖1573美丽四川小酒。我很喜欢这次的话题,那是一句在任何时候都能让人安定的话,是人生翻山越岭的拐杖,也是阅尽千帆后的释然:“敬自己人生横竖都成诗。”
*未成年不得饮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