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解剖470名肺癌患者,惊奇发现:患肺癌的人,有5大共性 上周胸外科收了个

张张科普 2025-10-31 18:59:28

复旦大学解剖470名肺癌患者,惊奇发现:患肺癌的人,有5大共性 上周胸外科收了个 38 岁的肺癌患者,不吸烟、不喝酒,平时还爱运动,咋就得了这病?复旦大学解剖 470 名肺癌患者后,揭开了答案 —— 患癌的人都有 5 个共性,很多人天天在犯,却从没当回事。 《中国肺癌防治指南 2023》显示,我国每年肺癌新发病例超 80 万,其中 30% 的患者没有吸烟史。而复旦大学的解剖研究更指出,这 470 名患者中,92% 都符合至少 1 个共性,这些共性正是诱发肺癌的 “隐形推手”。 第一个共性是长期吸烟或接触二手烟。55 岁的老周烟龄 30 年,每天至少抽 2 包烟,去年查出肺癌晚期时,肺上已经有了 3 厘米的肿瘤。 解剖研究发现,470 名患者里 68% 有长期吸烟史,每天吸烟 20 支以上、烟龄超 20 年的人,患癌风险是不吸烟者的 12 倍。更让人在意的是,23% 的女性患者虽不吸烟,但长期暴露在丈夫的二手烟环境中,风险也比普通人高 3 倍。老周的妻子后来彻底让他在家戒烟,还买了空气净化器,就是怕自己也受影响。 第二个共性是长期接触厨房油烟。42 岁的张阿姨是家庭主妇,每天用大火炒川菜,油烟机只开一会儿就关,去年查出肺腺癌时还很纳闷:“我连烟都不碰,咋会得肺癌?” 研究显示,23% 的女性患者长期暴露在厨房油烟中,每天接触油烟超 1 小时、且烹饪时不开油烟机的人,患癌风险比不接触者高 3.8 倍。 第三个共性是有肺癌家族史。35 岁的小李体检时查出早期肺癌,追问才知道,他父亲 50 岁时因肺癌去世,爷爷也有肺癌病史。解剖研究发现,15% 的患者有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患过肺癌的人,自身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 2.5 倍。医生解释,肺癌有一定遗传易感性,这类人哪怕没有其他坏习惯,也得更早筛查。小李现在每半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 CT,还让弟弟也定期检查,就怕家族病史再影响家人。 第四个共性是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50 岁的王师傅在化工厂工作,每天接触苯、甲醛等有毒物质,没做好防护,3 年前查出肺癌。研究显示,10% 的患者长期暴露在工业污染、雾霾、粉尘等环境中,接触有毒物质超 5 年且不戴防护口罩的人,患癌风险比普通人高 4 倍。王师傅后来换了工作,平时出门遇到雾霾也会戴 N95 口罩,复查时医生说他的肺部情况比之前稳定多了。 第五个共性是忽视肺部小症状。60 岁的赵叔咳嗽半年,总以为是慢性支气管炎,自己买止咳药吃,直到咳出血才去医院,查出肺癌晚期。 其实避开肺癌风险并不难,比如戒烟的人可以每天减少 2 支烟,3 个月后用薄荷糖替代烟瘾,半年内彻底戒掉;炒菜时用中火,油烟机多开一会儿,定期清理油污;有家族史的人,40 岁后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 CT,比胸片更能早发现小病灶;平时多吃梨、银耳、西兰花,梨能润肺,西兰花里的萝卜硫素能帮助保护肺细胞;遇到雾霾天,出门戴 N95 口罩,回家后用淡盐水漱口洗鼻。 肺是咱们呼吸的 “发动机”,它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小症状提醒咱们。这些共性不是 “判死刑”,而是给咱们提个醒 —— 早改习惯、早筛查,肺能好好工作,日子才能过得踏实又长久。

0 阅读:1191

猜你喜欢

张张科普

张张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