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近太难了,不买美国大豆,巴西大豆猛涨价,阿拉根大豆涨价,中国难道非要买大豆?能不能实现国内自足自给? 中国大豆进口量年年创纪录,2025年前三季度就破8600万吨,主要靠巴西和阿根廷顶着。海关数据亮眼,9月份进口1286万吨,比去年同期多12%。 巴西份额占71.6%,阿根廷也冲上来,3月份进口虽创低点350万吨,但整体拉高。中国国内需求爆棚,饲料行业吞掉80%进口大豆,猪肉鸡肉价格稳在十几块一斤,全靠这些豆粕撑腰。 国产大豆产量刚过2100万吨,自给率勉强20%,远不够用。 耕地是硬伤,国家18亿亩红线,死守水稻小麦玉米这些主粮,确保大家饭碗稳当。 大豆亩产低迷,平均133公斤,玉米轻松破1000斤,农民算账清楚,种大豆赚头小,玉米多几百块进账。黑龙江轮作试点用秸秆覆盖,亩产259公斤,还远不及玉米933公斤。 进口来源太单一,巴西独大71%,阿根廷3.9%,一有风吹草动价格就晃。2025年巴西出口超历史平均10.7%,中国买单多,但抱怨巴西豆价高,溢价超200点。 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后,中国赶紧下单10船货,一吨便宜30-40美元。结果巴西卖家坐地起价,整体成本水涨船高。中国试过转向乌拉圭,用人民币结算避美元风险,可短期改不了格局。 国产大豆多是非转基因,蛋白高,专供豆腐豆浆,2000万吨产量刚够食用需求。饲料榨油要高油高蛋白,转基因进口豆抗病高产,美国亩产450斤,国内平均266斤,成本国内650元亩,美国500元,机械化差距大。 新疆示范田龙垦324破475公斤,用滴灌高科技,但推广难,普通农户跟不上。 饲料替代品菜粕棉粕蛋白低,氨基酸不均,养殖户试了不行,只能黏着豆粕。中国农大专家测算,低蛋白日粮推开,一年省1000-1400万吨豆粕,折大豆少进口千万吨,可总需求1亿吨,这点杯水车薪。 2017年豆粕用量7230万吨,现在推广技术,但效果慢。 2025年美国豆进口零,中国转向南美,巴西占93%,阿根廷补位。贸易战关税34%,美国农民堆积库存,中国多样化来源,避单一风险。巴西17600万吨产量预估,中国够用一年不买美豆。阿根廷出口税免,中国买12百万吨,挤压美国市场。 自给挑战大,科研育高产品种,海伦站李艳华团队审定17个,东生系列推黑龙江产量。黑河单产行动,传感器监土湿,占全国七分之一。农业专项基因编辑,三系法扩用,黄淮海中黄219亩产276公斤,高一倍。 但现实骨感,成本产量双低,补贴虽有,农民不爱转种。巴西机械一天百亩,国内小地人工高。想自足,得破三山:地少、产低、成本高。 短期进口主导,长远科研慢慢降依赖。2025后,产量缓增,轮作补贴推,黑龙江交替玉米大豆,亩产升。进口多元,乌拉圭进场,巴西降66%,阿根廷增。人民币结算稳价,黑土保护秸秆盖,减侵蚀。 大豆事关饭碗肉盘,国家红线不动摇。进口虽痛,但饲料不能断,猪牛羊鸡鸭赖着。科研拼高非转,慢慢降依赖,可三五年难成。
